第5章 与梦5(1 / 2)

事情要从三天前开始说起。

当天路与山上午在临川大学办完入职手续之后,谢绝了校方的挽留,只和自己的老师以及另一位相熟的教授一起吃了顿午饭。

饭毕,因着两位教授下午都是满课,路与山又开车将他们送回校内。一开始,张教授还热情地留他听课,不过在注意到班内学生在课上频频骚动,总有人忍不住朝后看以后,张教授清了清嗓子,客气的把只听了一节课的路副教授请了出去,让他爱往哪去往哪去。

路与山无奈,只得抱着珍贵的学习经验起身离开了。

临大医学院的双子楼是离图书馆最近的教学楼,要去停车场取车,便必定要经过图书馆。按照路与山原本的习惯,这大热的天肯定是要舒舒服服地回家待着,不愿闲来无事多跑一趟。只是不知是不是被刚刚的课堂勾起了大学期间的回忆,路与山只犹豫了一下,便走了进去。

临近期末,图书馆自然哪哪都是人。路与山在书架上翻到一本还算有趣的书,翻了两页,他才记起自己从前好像也在这里看过这本书。

那大约是研究生期间的事,图书馆的格局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变化,甚至连书的位置也没变,还是在这个位置。

这个巧合勾起了路与山的一点兴趣,于是他就用新鲜出炉的教职工证办理了这本书的借阅证明。

当天晚上,路与山就便了一个梦,梦里没有出现什么人,只有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和,一个名字。

……

[不是所有相遇,都会再次发生。许之行在很久之后才意识到,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巧合,但或许有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再遇见第三次。]

[所以许之行把他们第二次遇见时捡到的银杏叶做成书签,夹在了他们第一次遇见时手中拿的那本书里。]

[书就放在图书馆二楼A21号书架的第三层,里面藏着那个人的名字。]

[这些非专业的书籍很少会有人借阅。许之行一开始会时不时地去那里翻找,总是能找到,偶尔有一两次被人借走了翻不到,之后总会还回来。]

[后来真的找不到了,或许是不知道掉在哪里,或许是被人拿走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许之行每次去图书馆,总是习惯性先去看一眼那个书架,改了很久才改过来。]

[直到他们在一起很久之后,许之行有一次为了哄他开心,故意提起自己从前办过的傻事。]

[原本许之行只把这个当做玩笑讲给他听,但却没想到到面前的人一声不吭地站起身,去书房翻找许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枚银杏叶过来给他看。]

[他以为已经丢失的东西,却原来落在了他最想要送的那个人手里。]

……

这实在是个不着边际的梦。

路与山醒来后还笑自己,怕是写论文写魔怔了,要改行去写小说。

直到他当天又翻开那本书来打发时间时,在书页间找到了那枚被做成书签的银杏叶。

叶片舒展,色泽金黄,在边缘还微微泛着一点绿。

上面用细笔写着一句诗,取自苏轼的赤壁赋,也是路与山名字的出处。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与梦中文字的描述,一字不差。

路与山可以确信自己之前并没有见过这枚书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这儿行不通。

他甚至为此又去了一趟图书馆,找到了那本书的书架,果然是那个编号,也确实是在第三层。

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细究之下甚至匪夷所思。

之后路与山每天都会做一个梦,梦里不再仅仅只有许之行,还出现了他自己的名字。每次入睡,路与山就像是翻开了一本书,在书里,看着他与许之行从相遇、相识再到相爱。

虽然大多数时候出现的是许之行的名字,他的名字只模糊出现过几次,但是路与山知道,那个被隐藏在文字里的人,就是他自己。

这是件很奇妙的事,也是很新奇的体验。就像他在另一个角度的描述下,在短短三天里,过完了半生。

路与山很确信,自己从没有见过这个人,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直到刚刚,许之行出现在他的面前。

路与山很难描述自己此刻的心情,就像他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怎么会做这样的梦。

人通常记不住自己的梦。梦只是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活跃的结果,在你刚醒来的时候,就会忘记几近一半的梦的内容,在睡醒十五分钟左右时,百分之九十的梦境细节都会被遗忘。这是大脑在减轻负荷保护自己。

但奇怪的是,路与山记住了几乎所有的细节。这不符合常理,听起来也不太科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