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35(1 / 2)

五年之后

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

赵多家里,少英一面往一只竹箱里装着东西一面说着:“清泉,你过来看看还缺什么?”

外面一个年轻人答道:“好的干妈,我来了。”

随声走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目朗齿白的英俊少年。

少年走到少英跟前,看着几竹箱的东西,笑着说道:“哎呀,我的少英妈妈,这东西也太多了,赶上搬家了。”

少英说:“你一去得好几年呢,这东西不多。”

赵多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指着桌子上的一个大包裹说:“清泉,这个包裹里装的东西是你常用的衣物,还有细软银票,你要随身背着,不能离身,那几个大箱子的东西住店时就不用来回搬了,交店家看管就行。”

清泉笑着说:“干爸,这东西也太多了。”

赵多说:“穷家富路,再说,你们是去建全国第一家的国医院的分院,各方面都是首创,到时忙起来就不一定会有时间去买东西了,多带点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赵多怀里的小女孩说:“爸爸,大哥哥要去哪里呀?我也要去。”

清泉伸手抱过小女孩高兴的说:“大哥哥要去干大事,你在家要好好的听我干爸和干妈的话,知道吗,家里呢还有小溪姐姐和你玩。”

外面院子里三位老者正在聊天。

只听荣大人说:“我们真是老朽了,想法和这些年青人相比差远了,他们就能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家的房子拿出来开书院,要是以我们的想法,办一个这么好的书院,可以向朝廷打报告,申请批一块地来建,可他们把自己家百分之九十的宅院都献出去了开书院,自己就留这么一小块住,看这花园就这么点儿了。”

宋员外说:“这些年轻人都思想进步,站得高看的远,不图眼前利益,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大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会进步。”

荣大人说:“幸好我外孙子外孙女也是这样进步的年轻人。”

宋员外说:“这个就叫近朱者赤,我孙子被赵多收为义子,才能结识这群正直的年轻人,这也是幸运。”

荣大人转身对陆大夫说:“陆老先生,这次我外孙跟着你去顺洲府建国医院的分院,并且还要在那里坐诊几年,这可是一件大事啊,尤其是我们宋清泉年纪还小就得全靠你多关照了,诸事就拜托你多费心了。”

宋员外也说:“是啊,清泉还得您老多费心啊,您既是他的长辈也是他的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陆大夫忙说:“二位客气了,我只是带着清泉临床实习,清泉的正牌师父是郑院长,名师出高徒,清泉这孩子可是不一般啊,对中医学非常有悟性,还非常用功,最主要是这孩子善良纯朴有爱心,和郑院长很像,我能有机会做清泉的实习师父,这可是我的幸运啊。”

荣大人说:“我们清泉确实是个好苗子。”

陆大夫又说:“我们这次去的人很多,方大人和于大人前两天先去了,和当地的官员做先期的安排,我们到那就可以开工了,安排好了他们就回来,我和清白要在那里干三五年,我能给清泉的只是我的一点临床经验,这一点会毫无保留的传给,可话又说回来,和清泉在一起,我心里也踏实,清泉虽然年轻可非常智慧,性格也像他的名字一样,就像一股清泉流过你的身边,给人以爽朗的感觉。”

听陆大夫这么说,荣大人和宋员外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正在这时屋里传来了小女孩的哭声,边哭边说:“我不想让哥哥走。”

赵多说:“别哭别哭,再哭我们就都不喜欢你了。”

荣大人一听忙跑进屋里说:“孩子想哭就得让她哭,孩子哭就是心里有委屈,哪能不让哭呢。”

少英笑着对赵多说:“我干爹又得给你上关于哭的课了。”

宋清泉说:“对于哭,我外公是受益匪浅啊。”

这时荣大人走过来,从清泉怀里抱过孩子,又走回到院子里,对孩子说:“小外孙女乖,想哭就哭吧,想哭不哭会作病的,听外公的,想哭就哭。”

赵多和清泉也跟了出来。

赵多说:“这孩子我们也没惹她,她就是爱哭。”

荣大人说:“哭的好处你们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体会不到,我是深有体会呀,想当年我是官场失利,极度悲伤,以及方方面面的烦心事,压的我天昏地暗,只想找几个垫背的让我发泄发泄,表面还想装的像个人样,心里却只想着破罐子破摔,郑院长没有因为我的反常把我拿下,而是切中了我的病症奏请皇上,把我的皇姐找来,我当时突然看见我皇姐出现在我面前,一下子就崩溃了,所有的悲伤都爆发了出来,一阵嚎啕大哭,直到哭背过气去,人也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心里的阴霾不见了,所有的事情都能面对了,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了,从那以后,我就觉着想哭就得哭,这大哭一场大概也是一个特殊的治病方法。”

宋员外说:“这个方法对你当时的病还真是管用,哎,看看,我们几个当时都在场,可以做大哭疗法的见证人。”

陆大夫说:“对呀,当时咱们几个还真是都在场。”

宋清泉说:“是吗?陆师父,您有时间能给我详细的讲讲,我师父当时用的这个疗法的经过吗?我要总结一下我师父的经验。”

陆大夫说:“好哇,应该总结一下。”

宋员外说:“清泉啊你和陆师父出门在外,一定要听陆师父的话,生活上多照顾着点陆师父,一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清泉说:“爷爷您放心吧,我会的。”

荣大人说:“这一路上有郑院长相陪,我可就不担心了,郑院长啊医武可都是顶尖高手。”

清泉说:“外公,医武是什么意思?”

荣大人说:“医武就是医术和武功。”

清白说:“武功我练的也可以,三两个不会武功的人打不过我啦。”

宋员外哈哈大笑着说:“哈哈,那也行啊,孙子,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武功啊?”

清白说:“我们书院每周有两次健体课,按年级不同学的内容也不同,像我们毕业前健体课学的就是骑马,射箭,武术。”

宋员外说:“这个挺好,那这么说,你这个优秀毕业生,健体课也得名列前茅才行呗。”

清白笑着说:“对的。”

荣大人开心的笑着看着清泉竖起了大拇指说:“外孙,你是个好样的,郑院长也教武术吗?”

清白说:“不教,郑院长教医学讲《黄帝内经》课。”

荣大人“啊”了一声。

这时孩子早就不哭了,赵多从荣大人怀里抱过孩子,走到了一旁的小花园看起了花。

荣大人也跟了过来,小声的对赵多说:“当年出现在金家老宅的黑斗篷大侠我猜就是郑院长。”

赵多心里一惊,但是假装没听见,跟孩子说着:“闻闻这花香不香?”

荣大人说道:“那年在金家老宅皇上之所以敢不带一兵一卒就微服出宫,原来他心里有底,他身边有一个文武双全智能双全的天才,之前我就感觉到那个黑斗篷大侠不是八王爷,可又猜不到是谁,直至五年前,那个余头认错了人,以为你就是郑院长,原因是他在金家老宅里没有见过郑院长,但他看见了黑斗篷大侠,之后我琢磨了一段时间,确定了这个大侠就是郑院长,因为这个郑院长人品非常好,智慧非常高又不爱张扬,他习武大概是只为健身,碰到危险的时候还可以自保。就看他那结结实实的身形就是个习武的好材料,还有那个他几乎不离身的大背包,像郑院长这么年轻就文武双全的人天下无双啊。还好,我外孙很幸运能拜到一位这么好的师父,其实五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了,想让我外子清泉跟郑院长学医,可是只是心里想没说,想不到你和少英帮了我的忙。”

赵多忙说:“这个忙可不是我们帮的,是清泉这孩子自己肯努力,平时非常乐于助人,对学医非常感兴趣,郑院长也看好了清泉,所以当清泉提出要拜郑院长为师的时候,两人一拍即合了,郑院长非常高兴能收到这么好的徒弟,清泉也拜到了好师父,就像你说的,这师父是天下无双。”

荣大人说:“清泉这么好,全是少英一手带出来的,我们荣、宋两家人都非常的感谢少英啊。”

停了一下荣大人又说:“还有我的外孙女小溪,听说也被杨校长收为了徒弟,学习绘画。”

赵多说:“宋小溪也不是我们帮的忙,是杨院长发现的小溪天资聪颖,尤其是对绘画方面极有天赋。”

荣大人说:“那也是跟着你们才能认识这些名师,名师才能教出高徒啊。”

赵多说:“我们能有这样的两个孩子,也是我们的福气,当然也是荣、宋两家的福气。”

荣大人真诚的说:“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啊。”

赵多看着荣大人,不由的轻轻的皱了一下眉。

荣大人见状想到了什么说道:“我知道,郑院长的武功隐藏的这么深,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所以我虽然猜到了,但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放心吧。”

赵多的眉头展开了,说到:“这都是你的猜测。”

然后放下孩子说道:“自己去玩吧。”

这时就听义珠喊到“少英嫂子,我们都来了。”

赵多的女儿飞快的跑到义珠身边,义珠拉着郑锦,义宝抱着郑秀。

义珠见赵宝宝过来就说:“赵宝宝快和郑锦哥哥一起玩吧。”

义宝怀里的郑秀说道:“爸爸,我也要和哥哥一起玩。”

义宝放下郑秀说:“好,郑锦,赵宝宝带上郑秀一起玩。”

义珠又回头叫道:“杨宝宝过来玩。”

三波和翠莲的身边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领着一个小男孩。

义珠对那少女说:“宋小溪,把杨宝宝领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