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割席断交和士人德行(2 / 2)

丁老笑笑:“不瞒县君,老汉在这河上渡船已经有三十年了,平日见过的各色之人实在太多了,要说老汉不知道的事情,那倒是极少。”

“那丁老肯定听说不少趣事,不如说来一听!”

“哈哈,既然县君要听老汉说,那老汉就说了,老汉也在一次载客过河时,从他们口中听的,说的是咱高唐人华歆和北海人管宁的故事。一日,管宁与华歆两人在田园锄草,见地里有一块金色瓦片,管宁看后,如同看见平常瓦石一样,不以为意,倒是华歆看到后,先是捡起它然后又扔了出去。又一日两人在屋内读书,这时屋外刚好有一个显贵之人路过,管宁继续读书,而华歆却放下书简出去观看,等他回来之后,管宁用刀割断了两人同坐的草席,称两人不再是好友了!”

孙乾说:“这故事不错,倒是有点贬低子鱼公,明显是在说子鱼公德行不如幼安公!”

丁老说:“这位先生倒是说的不错,老汉当时听后很不高兴,华歆是我高唐人士,他的德行在乡里可谓人尽皆知,担任县吏时,其他县吏都喜欢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只有华公从不招摇过市,每次回家都会紧闭大门,闭门不出。

找他办事的,都非常赞扬他没有架子,十分随和,请他处理纠纷,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处事十分公允,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没有德行。”

刘备说:“我看这事情不一定不是真的,只是乡人在传扬过程中,难免会以讹传讹,而且还有士人在其中扮演比较不光彩的角色,因为士人之间通常都是喜欢抬高一个人,又喜欢贬低另一个人。这个故事本身虽然在传扬德行,却在不知不觉去抬高一方,贬低另一方,然后支持两人的士人群体,就会因此发生争论,这样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孙乾点头:“正是如此,士人群体非常喜欢干这种事情,因为这符合他们一贯的理念,他们善于辩论,喜欢辩论,从古今之争,到理念之争、德行之争、善恶之争,任何事情都会吸引他们的目光,只要是这件事情的主角名声够大,他们就会自发去参与,然后顺道抬高和贬低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时候,刘备脑海里响起了一声铃声,“恭喜宿主解锁了割席断交,割席断交是汉代著名的历史典故,最早记载于南朝宋《世说新语》德行篇,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奖励已经发放!”

刘备愣了下,他打开了系统界面,果然在面板右上角出现一个类似铜铃的东西,响个不停,打开一看,是割席断交的典故来历和原文,最下面是一个确认字样,他只是看一眼原文,就点击确认。

随后,宝物箱发出响动,是一块马蹄金,下面还有介绍:此乃华歆所扔之令止金,重1斤6钱,呈椭圆形、底凹、中空,似马蹄状,可值万钱。

刘备感到好奇,解锁一个历史事故就能获得随机奖励,这只是这奖励也太儿戏了,“唉,算了,反正是一块马蹄金,也能值万钱!”

华歆和管宁的割席断交,说明两人的理念不同,而两人绝交之后,似乎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华歆热衷功名,但担任豫章太守时候,却是十分清正廉洁,他被曹操征辟到许都担任议郎,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赶来相送,赠他数百金。

华歆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临行之日,他把赠金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但想到我这次是孤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璧玉就难以逃脱被杀,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于是众人只好收回赠予,于是更加佩服他高尚的德行。

只是到了曹家那边,就变得浑浊起来了,抓捕伏皇后和帮助曹丕篡位这两件事,他简直是曹家的好狗,陈寿对他的评价: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华子鱼良德也,然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清素寡欲,聪敏特达。存志太虚,安心玄妙。处平则以和养德,遭变则以断蹈义。同时三国志还记载他: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至于管宁基本是一辈子甘于平淡,先后三次拒绝征召,于是陈寿评价他: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担石,必分以赡救之。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