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 2)

胤礽头一回见她这样治孩子的,不由十分心疼,想去哄哭闹的额林珠,又被阿婉严肃叫住:“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否则她长大了性子就掰不过来了!”

这话也有道理……胤礽只好忍上几天,额林珠竟然真的学会了听话、接受,比其他被奶嬷嬷追着哄半天也吃不上一口的小格格小阿哥,自己吃饭的额林珠显然更加壮实也灵活。

她现在都会玩九连环了!

阿婉这样教孩子的好处,胤礽算是体会很深,且看现在阿克墩还坐在嬷嬷怀里吃饭,他见比自己小这样多的妹妹都会自己用勺子了,他也闹着要试试,却笨手笨脚撒得满桌、满地都是菜汤饭粒,就显而易见了。

胤礽便道:“以后,我让阿克墩的奶嬷嬷常带他过来玩,你得空便多看顾几分,他身边虽有奴才们伺候着,却也可怜着,没个亲额娘照顾……”

胤礽自己常常伴驾一天都不见人影,说亲自教养这个孩子,也只是每日过问日常起居,偶尔让人带他过来一起用顿饭罢了。他身边大多还是只有太监宫女和嬷嬷,偶尔还有唐格格帮衬几分,毕竟她领着那边院子的事。

胤礽对这个长子的确心怀愧疚,又怜惜他也是个生而无母的……

程婉蕴知道太子爷被大阿哥触动了心里那个伤口,本来想拒绝的,但看到阿克墩笨拙地舀了几颗黄豆给额林珠吃,心肠又软了。

“瞧太子爷说的,阿克墩是额林珠的哥哥,哥哥妹妹常在一块儿玩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我不过一个格格,没什么见识,不敢担照顾大阿哥的名声,还请太子爷不要怪罪我。”程婉蕴站起来行了礼。

虽然她平日里与太子亲密无间,也有没规矩打闹的时候,但有时候原则问题还得说清楚,否则将来太子妃进来,知道她代为抚养太子爷的长子,心里还不知怎样忌讳呢。

“起来,你有身子还这样做什么?”胤礽有点生气,瞪了阿婉一眼,又把气发到周围的奴才身上,“都是死人不成,还不把格格扶起来?”

他有点恼阿婉这样和他生分,这点事他会虑不到么?他从来没想过让阿婉抚养阿克墩,他还没这么傻。

可胤礽又生不起气来,因为阿婉这是本分,他应该更加放心才是,若是旁人只怕早就高高兴兴谢恩了,她却还这样知道分寸、这样懂事,宫里不缺一心向上爬的人,却缺少像阿婉一般静守本心的人。

因这个插曲,后来胤礽没再说话,眼尾瞥见阿婉小心翼翼地看了自己好几眼,他就越发绷着脸:谁让她为这种事和他生分的呢?就得吓吓她,该!

等用完晚膳,程婉蕴连忙过来挽他的手,胤礽实在没绷住,笑了出来。

“就知道您是装的!”程婉蕴气鼓鼓。

胤礽就哼了一声:“谁让你说那些话的?你不信我么?我怎么会把你往火坑里推?”

程婉蕴摇了摇他的胳膊,小声道:“二爷,我不是和您生分,刚刚那么多人在一边伺候着,我得说清楚呀,省得传出去变了味,您说是不是?”

胤礽压根也没怎么生气,小心扶着阿婉迈过了门槛,笑道:“行行行,你顶顶聪明。”

两个孩子没跟进来,在嬷嬷和太监的陪伴下去玩滑梯了,阿克墩和额林珠尖叫着大笑的声音穿透了窗棂。

没一会儿就听到额林珠脆生地喊:“鸽子鸽子!等!”胤礽在屋里听了半天,才想明白她是对阿克墩喊的哥哥等等。

胤礽与程婉蕴在屋里挨着坐着说话,青杏上完茶就连忙蹑手蹑脚地退下了。

程婉蕴慢悠悠地说额林珠的趣事,比如她不小心咬了一口她用来泡茶的里木,酸得皱成小老太太的脸。又说起自己平日里做了什么,她刚给两只龟搭了新的溪流缸,种上石菖蒲和水杨梅,铺上溪流石块,每日泉水叮咚有植物躲避,龟龟们再不惧咪咪骚扰,安置到屋子后头过幸福生活去了。

胤礽听得很仔细,他并不觉得不耐烦,也不觉着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与他无关,甚至他很享受每日这样的时光。

温暖灯火,阿婉坐在他身边做些针线,向他娓娓道来她每日做了什么、想做什么,好似时光都为此停驻了一般让他感到无比安宁。

随后又说起程家,两个妹妹落选后,吴氏已经托额楚的夫人一块儿参详寻摸好人家了,但现在还处在广撒网阶段,吴氏有点想等怀章去考完乡试放了榜再精选良婿。

今年因要大选,乡试的时间定在了九月二十,还有差不多一个月,若是怀章文曲星附身中了举,两个妹妹也能沾光说更好的人家。

胤礽笑道:“不如让程太太再等等,举人的妹妹京城里随处可见,但你们家还有件喜事过不了多久就要来,程家两位姑娘说不定还能再往高处嫁。”

程婉蕴震惊,太子这是什么意思?不会她那个傻阿玛傻人有傻福又要升官了吧?

她完全没想到自己身上,于是小心翼翼道:“二爷,我阿玛这个人时常会犯傻,您要不要……要不要再多看看?”

升得快对有才的人而言,那是大好事,才华能尽情施展,但对程世福而言,名不副实,升上去坐不住这个位置,也是祸事。

“不关他的事。”胤礽发觉她想歪了,不禁展颜一笑,“你阿玛起码得在户部历练个两三年才能酌情往上调个半品,我说的不是他。”

程婉蕴就琢磨,她家还能有什么喜事?难不成是怀靖有出息?但他好像还在武馆里练武,听说以后想试试考武举。

胤礽见她一脸认真在那儿使劲琢磨,忽然觉得她这样也很有趣都不想告诉她了,只是笑着指了指她手边针线簸箕,提点道:“这几日多做几双鞋垫来,要做得精心些,鞋样子回头让何保忠给你,最好能这两日就做来。”

程婉蕴还以为是给太子爷做的,没一点怀疑,点点头答应了:“二爷可是要出门?”

胤礽忍笑:“过阵子确实要出门两天,但却不是为了这个,你只管做来便是。”

李朝鲜的使臣又贡东西来了,康熙不耐烦见他们,他们每年就送点破布海带,康熙有一年还让他们贡美人,结果送来俩什么玩意?全是大脸小眼塌鼻梁,还黑黢黢的。康熙震怒觉着那李朝鲜疯了敢怠慢他!结果听理藩院说那使臣哭爹喊娘,说真是倾举国之力选出来的美人,朝鲜国王宫里的妃嫔都没有这二人貌美,绝无怠慢之意啊!

康熙就绝望了,这等美人让他们麻溜带走,再也不许贡这种伤眼玩意儿来了!就继续送点破布海带吧,这么看破布海带都顺眼了不少……他捏着鼻子收下这些玩意偶尔还得赏点瓷器丝绸给朝鲜王,这亏本生意做的血本无归了都,于是他就让胤礽和老三去接见,清点完贡品,赶紧给人打发走!

胤礽估摸着去理藩院打理这事有一两天也就够了,所以没多放心上,反而更多心思放在阿婉的册封吉日的选择上。

钦天监选来了三个日子,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二、十二月十五。

胤礽觉着十月初一有点赶,过完中秋就快进十月了,侧福晋冠服赶制出来一定不好看,十二月十五都快过年了,内务府没心思弄这个的,肯定有敷衍之处,也不好。

那就剩十一月初二了,胤礽让何保忠把万年历拿来,他亲自翻了翻,深觉不错,与阿婉的八字很合,而且写着“诸事皆宜”!

再晚就要等过完年再挑新的日子了,那会儿阿婉身子都重了,穿侧福晋吉服就没那么好看了,而且她还要跪下来接旨,容易累着。

胤礽没忘记阿婉当初额林珠快生的时候正好过完年,他就常听阿婉颇为遗憾地念叨自己肚子那么大,过年的新衣服都白做了,她穿什么都不好看了。

侧福晋这个位子来之不易,他想让阿婉风风光光、漂漂亮亮的迎来那一刻。

于是胤礽思来想去,还是选定下“十一月初二”这个日子,既然之前康熙发话说老五家的刘格格要一起册封,老五自然听太子的,两家都这么定好了。

之后,胤礽又将翰林院写过来的几篇册文都仔细读了一遍,觉着写的不好的地方还亲自上手去改了,发还翰林院的时候他们打开一看,全是修改的红字,哎呦喂……太子爷这是逐字逐句地改了一遍啊!

幸好清朝没有标点符号,不是太子爷估计连标点符号也要修改一遍……

动笔写这个的翰林院学士不由热泪盈眶:不如原本就让太子爷自己写多好啊?一篇小小的册文都被修改得面目全非,他以后哪里还有脸面待在翰林院啊?呜呜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