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胜券在握176(1 / 2)

战后,燕军开始清理战场。

此战因为动用都是骑兵,其中常雁衡、王统两部骑兵各有百余人的折损,重骑也有数十骑战损。

这让李元徽也有些肉疼。

他手下的重骑兵,满打满算也就这三百人,几乎都是来自幽州的边地武人,一个个身形高大,猿臂善射,骑术精湛,其中还有不少的鲜卑人。

大燕建国之后,大批鲜卑人内迁,尤其以河北、中原、关中、河东最多。因此,这几个地方也成了大燕中军的主要兵源地。

除了刘玄机亲临的重骑突骑营之外,包括王统的越骑营,马得意的骁骑营,其中都是大量的鲜卑人。

而这些鲜卑人对于主将是鲜卑人还是汉人也并没什么在意的。

甚至于当今天下,鲜卑人和汉人之间,其实也没什么矛盾。先帝慕容英征发的百万大军去辽东送死,会管你是鲜卑人还是汉人嘛?

并不会。

以至于各地义军之中,其实都有鲜卑人加入其中。义军的口号也从来不是驱逐鲜卑慕容,而是暴君无道,权贵奢靡...

底层过的艰难,跟你是汉人还是鲜卑,没什么关联。

汉人世家照样***得坐,骏马得骑。鲜卑人该穷的一样为奴为婢。

能不能得到士卒拥戴,也全看主将的本事。

最少,江淮军中对李元徽都是比较非常满意的。

首先,李元徽出身很高,年龄虽然不大,但是有足够的战功能服众,也有能驾驭猛士的心智手腕,处事公允。

其次,作为主帅,他虽然没有说做到爱兵如子的地步,但从不短缺粮饷,能保证士卒基本的温饱,偶尔还能吃上肉。

不要小瞧这一点,这在乱世,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就比如这次大胜之后,李元徽直接下令犒赏作战部队,杀猪吃肉。

几个骑兵营地相邻的步军营,一个个闻见隔壁营区飘过来的香气,馋的不行。

但也没什么二话,毕竟功是人家立得,没道理观战一天还得跟人家打仗的一个待遇吧?

毕竟作为主帅,李元徽对手下的军队厚待的同时,要求也非常严苛。

首先是对于军令的绝对服从。

既然身在军中,就没有自我,没有个人的想法。

要你进就进,要你退就退,要你生就生,要你死,那就得去死。

其二,是对各种作战条例的熟练掌握。

举凡各种军械的使用、维护诀窍,各兵种的配合,各种类型敌人的应对手段、不同节奏金鼓、各种颜色旗帜以各种方式挥舞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掌握所有这些,做到熟极而流,才能在战场上杀敌自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