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有点意思121(2 / 2)

陈琼继续道:“现在左右无事,我就教你识字。”

“那就多谢陈兄弟了。”

当了几天教书先生,陈琼就感觉老朱学东西是很快的,认了几十上百个字了。

还给自己起了新名字,朱兴宗。

而他麾下这八百淮南兵,也渐渐有了兵样。朱兴宗除了读书习字,日常操练,指挥队列,旗号识别等也都学的飞快。

这让陈琼不禁有些佩服起李元徽的识人之明。

之前他对李元徽委任一个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和尚为别部司马还颇有微词,觉得老朱不过是个有些匹夫之勇,现在再看,已经能处理日常的军务和操练。

并且他在这些淮南兵里面威信也是与日俱增,声势日隆,这些都让陈琼惊讶不已。

老朱等人飞快进步的同时,李元徽在洛阳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了。

刘玄机跟着李神符的儿子李孝纪去长安相亲了,估计得年后才能回来。

圣人慕容英身体不大好,慕容佳音几乎很少回来,大多数时候都留在宫中。

李元徽则大多数时候都窝在书房里读书,慕容据给他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消化。

本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说法,李元徽直接开始抄书了。一边抄读,一边写心得体会。

同时还让伯父大将军李神符帮他寻几个幕僚。毕竟都官居三品了,总不能啥事都亲力亲为吧?

起草个文书,军令,总不能都自己写吧?

当虎贲郎将的时候还好说,这平南将军是要正式开府,平常琐碎事很多,要啥都自己来得累死。

李神符也没耽误事,很快就他物色了两个待业的士人。

一个名叫“谢逊”,刚听到这名的时候,李元徽还想问问他是不是外号叫金毛狮王。

后来见面一叙名帖才知道其实人叫谢巽,出身陈郡谢氏,在前魏算是一等的世家大族,不过在本朝有些式微。

其兄谢让曾经在李神符幕府之中为幕僚,后来在李神符的提携之下外放为县令。

另一个叫张抚,算是寒门出身,在李神符的幕府之中效力过几年。

此外,李神符还让李元徽在去淮南时,多带几个族中兄弟,一是提携,二是照应。

蜀王慕容昌也举荐了一个人,前朝宗室,名叫曹策,是曹皇后的堂侄。

这一听说李元徽这幕府缺人,又有不少亲朋故旧举荐了一些亲属和门生过来。

此外还有人自荐上门,拿着自己的行文手卷和注色经历投献。

多是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