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演员97(2 / 2)

对面站着一群将校,旁边的刘玄机和韩全扶刀而立,李元徽则旁若无人的翻看着资料。

直到有人忍不住这般冷待,站出来道:“不知道将军集合我等前来,有何吩咐。”

李元徽头也不抬的问道:“你是哪个?”

“末将陈瑱。”

“哦...你就是陈瑱,下邳郡兵校尉,你是淮浦陈氏出身?”

“正是,家祖元龙公。”

李元徽闻言,不及抬起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校尉的祖上居然是三国陈登?

淮浦陈氏已经算是徐州当地的望族,根基深厚。

“你麾下有八百兵卒?可是满员?”

“回将军,缺额二十五人,实有七百七十五人。”

陈瑱却是没想到,李元徽会首先问他士卒缺额问题。

随后,李元徽问的越来越详细,比如他所部,每日几练,每日几餐,所属军械数目,马匹数目。

陈瑱倒是对答如流,数目十分清晰。

问完这些问题之后,陈瑱倒是觉得这位少年将军最少做事还算扎实的。

而陈瑱之后,李元徽也照例问了其他几个校尉,基本就是摸底排查。毕竟要率领这支军队打仗的,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主将首先得知己。

连手下的士卒具体数目都不清楚,如何作战呢?

兵力上数字浮动,诈称是用来欺骗对手威慑对手的,而不是骗自己的。

而这第一次见面,一众将领就对李元徽这位新上司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那就是不太好糊弄。

因为接下来马上,他就让骁果军去核查这些校尉上报的数目。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的军队吃空饷不是什么稀奇事,特别是王朝末期。但是让李元徽惊奇的是,校尉和都尉们上报的人数,几乎是没什么水分的。

有些小出入是很正常的,毕竟每天的可能都有变化,比如逃兵,比如伤病减员。

按照都督府交托的花名册上来看,李元徽所统率的号称五千大军,实际上各部满员加起来应该是四千八百五十人。

而通过清点,李元徽发现,出入还真不大。有大约三百多人的缺额。

实际兵力超过了四千五百人,达到九成。

除了九成的兵力,徐州军兵员素质和操练水平也是很高的,已经达到了中军的平均水平。

不禁让李元徽开始感叹,这慕容简治军还真有一手,可能他是真觉得这徐州军要为他的宏图大业准备的,所以才会尽力提高徐州军的战斗力?

不过兵练得在好,也算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在琅琊修整了数日之后,慕容英带着两万余徐州军开拔。

去的时候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