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安内65(2 / 2)

做好了这一切安排之后,李元徽才带着罗士襄的五百骑兵踏上返回合肥,随后又前往寿春跟淮南太守郑善道见了一面。

此时,已经是九月了,正值秋收。

无论是军屯还是民田,全都在紧张的劳作。

两人走在田间,闲话几句,李元徽就直道来意了。

“如今天下大势,不知郑兄如何看?”

郑善道双目眺望不远处的淝水,半响之后道:“天下大势,在唐公和都督父子兄弟,何必问我?”

李元徽道:“郑兄言重了,我父子兄弟之愿,不过是上扶燕室,下安黎庶,如今梁逆覆亡在即,天下不臣者,只有二曹,我坐镇江淮,殚精竭虑,只为了保境安民,待到我父兄平定关中,想必此间二曹贼,不足虑也”

郑善道闻言道:“将军所言甚是,只是不知唐公,可有征西将军之志?”

李元徽听了这话愣了一下,征西将军?随后才想到,原来这话是隐喻。

曹操曾经说过他年轻时候的志向是大汉的征西将军。高智兴这话无非是在问,李源是要做魏武帝曹操吗?

“此事,家父自决之,非我所能言尔。不过,家父想不想做征西将军,我不知晓,但肯定是不想做韩、彭之辈的.”

我爹想不想当皇帝,这事我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是不想当韩信彭越给人打天下,再被人走狗烹。

郑善道点点头。他知道这事也算是无可厚非。一旦到了那个位置上,可就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一旦李家攻克关中,就占据了近四州之地,控制二十万以上的军队,这样的势力足以跟洛阳朝廷分庭抗礼。

而李源平灭梁逆,必然是大功。到时候朝廷怎么安置?

韩信、彭越是什么下场?

霍光又是什么下场?

司马家和曹家又是怎么一档子事?

种种故事摆在眼前,李源能放弃权力引颈就戮?

这也太痴人说梦了。

无论是权臣还是藩镇,但他的实力威胁到皇权的时候,就算皇帝本人能容忍,相信臣子的忠诚。

但依附于皇帝的人也忍不了,他们会长年累月的劝谏、撺弄皇帝做事。

洛阳庙堂的兖兖诸公,肯定已经在想方设法的削弱李家了。

眼下还没动作,那是因为还要利用李家尽快的消灭西燕慕容盏。所以他们会对李家父子兄弟的专擅视而不见。

等到没了西燕,想必朝廷就要立即开始着手分解李家人手中的权柄。

除非李家立即举起反旗。

也正是避免陷入尴尬境地,所以关中的局势才陷入僵持,若不然以李二郎刚刚以万骑退突厥大军的威势,区区一条渭河能防得住他?

李元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会这次直接就派兵把徐州的部分郡县直接收入囊中,下一部还准备直接把屯田搞到淮河北岸。

而现在整个扬州,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其实就是一直以来都非常配合他的淮南太守郑善道。

其次是扬州刺史高智兴。高智兴来的时候虽然表示会全力配合,并且这段时间也不争不抢,到他到底是先帝慕容英的亲信,渤海高氏又是跟慕容鲜卑最为密切的汉家士族。

所以李元徽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在关键时刻到来之前,解决掉这些内部不稳定因素。

别自己这边在寻阳柴桑跟曹元静打的正焦灼呢,那边朝廷大军南下直接把后路抄了。

郑善道跟李家关系很密切,但他父亲是左将军郑果。这可是洛阳朝廷之中被光平皇帝最为倚重的大将。

并且寿春正对颍口,寿春若有失,朝廷大军可以顺着淝水南下,届时整个江淮都将面对腹背受敌的窘境。

所以李元徽来见郑善道,就是要搞清楚。

这个队你想怎么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