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 / 2)

  那么这里,有多少人能认得字呢?

  简体字、简体字,确实瞧起来都要好学许多,那阿拉伯数字看起来也十分简洁,一种知识愈是简单、愈是容易学,那么理所当然地就能传播得更远、更广——这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他真的很好奇,这里到底有多少人是识字的呢?

  秦蔻说:“你猜?”

  楚留香微笑道:“想来,得有一半的人。”

  他认为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数字了。

  但秦蔻说:“错啦,我们这里,基本上都见不到不认字的人啦,年轻人九九成以上都识字,因为我们这里是要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的,不过当然……这是近四十多年来才施行的,也要考虑到以前这个执行的程度,所以一些中老年人……还有一些贫困农村的人是不认字的。”!

  第20章

  义务教育,这就又是一个全新的词汇了。

  教育二字好懂,义务二字就是他们完全没听过的新词儿了。

  秦蔻就和他们解释,现代汉语当然是继承了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词汇,不过许多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就好比说,先生一词,词面本意是出生在先的人,引申之意就是学问很高的人,是个尊称,但现在已变化发展为了对男性的一种礼貌性称呼,类似于“郎君”、“X郎”、“老丈”等等,再用古义来解释,就很不合时宜了。

  ——这楚留香当然懂,他们那时代也有训诂学,也就是译解古籍中的词义、语义,多是大儒才会研习的东西。词义本就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发生变化的。

  除此之外,现代汉语之中还有许多来自外国的舶来词汇,义务就是其中之一,古代人听不懂,也很正常。

  秦蔻想了个最简单粗暴的解释:“就和征发徭役的意思差不多。”

  楚留香:“……”

  他艰难地理解着,说:“也就是说,小孩子上学堂,就如同朝廷征发徭役一般,必须得去,不去不行?”

  秦蔻:“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至于什么:接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这样的话就比较的难以理解了。

  古代虽然没有义务这个词语,但是却永远在要求老百姓干着干那的,然而权利嘛……古代哪里有什么“生而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有的更多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吧。

  楚留香摸了摸鼻子,有些默然。

  他的过去其实是个迷,他自己几乎不谈起,而诸多友人之中,也唯有胡铁花与他相识得很早,他还记得自己曾经有一次和胡铁花一起去偷别人家的酒喝,却差点被人家发现,于是就躲进了个空的大酒缸里,也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害怕,他的身子就不停的发着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