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15(1 / 2)

忙完了。

看了一本很久之前就买了的书,《□□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起初我只觉得书名有趣,于是就买了这本书,可买了之后我并没有急于拆封,看了不过三章就失去了兴趣。

而让我重新拾起这本书的缘由,是云一瑶。是历尽沧桑坠入深渊后,凭借自己的女性力量走向光明,重新拾起那份赤诚的云一瑶。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一个深夜,半梦半醒间,我就想到了这本书,我忽然就开始好奇,这位□□先生最后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呢?他又经历了些什么,以至于到了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在这里,我并不想去过多叙述有关这本故事的各种情节,因为自己亲自读完整本文后你总能找到那个最让人满意动容的答案。我只想谈论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书里提到了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在反思一件事,那我呢?对待朋友的时候,我好像也会以“父母自我状态”自居,我看到了□□先生的痛苦,看到了他与苍鹭医生的那些对话。

昆明的天气阴晴不定,明明一副艳阳高照的模样,却怎么也不暖和,加深了人们想钻被窝的**,室友都在睡午觉,我看着书本上的文字,挖掘到自己身上的一个隐藏缺点,我很难过。

我陷入了思考,我要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

直到我读完了整本书,我找到了一个答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在这三种状态中不断徘徊。

这并不是上一个问题的完美答案,可它让我知道始终维持在成人状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实在不必执着于此。

不过,我当然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件事。

有读者和我说她也看了这本书,对她影响深远,当时就想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先生呢?

这本书好像不是要告诉我什么,而是要让我去思考什么。于是我忽然就想到了从前看过的许多许多电影,对了,我是一个很热衷于看各种影片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