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最适合的武器居然是这个32(2 / 2)

“对,该枪制作要求比现代的枪支要求要低,枪管和拉膛线都可以用简单制作的手工机床制作,火药用黑火药也可以,子弹用纸做定装纸壳弹就可以,而且该枪射程可以达到400米,精度也可以,就是射击比现代步枪要慢,但是也可以发射5-7发/分钟。”

“不过我不懂炼钢,太原的西北炼钢厂和阳泉的保晋铁厂都有很多懂得炼钢的工程师,现在这两个地方被日本人占领了,很多工程师都被接到大后方,也有部分失散到各地,我需要出去找到这些人,才能炼出符合要求的粗钢。”

“赵老,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可以先想一下哪些人可以联系到,我派人去沟通一下,省得跑个空。”

许毅连忙说,老爷子现在可是个宝,哪能让他去冒险啊。

赵老想了想,也同意:

“我先回忆一下,那些人可能在哪里,先联系一下再说。”

“好!好!我们这里各种人才都需要,搞化工的、医药的、机械的、造炸药之类的都可以联系。”

两人来到木工坊,只有3个木工师傅在制作木枪,赵老介绍道:

“现在很多新兵训练时没有枪,我想可以用木头枪代替真枪训练,让战士们训练用。”

许毅拿起一支木枪,在手上掂了掂,

“这个木枪的重量比真正的枪较轻,是不是可以在木头上用石头镶嵌在里面,让士兵训练时尽量接近真实。”

赵老回答:“我们回去就研究一下。”

“还有能不能请村民用山里的藤条编制防护甲,这样士兵训练拼刺的时候就不怕受伤了。”

“好!”

说着就来到一间独立封闭的房间。

“这里是制作黑火药的场所,这个是老李师傅,原来是镇上有名的鞭炮师傅,日本人来了,对火药进行管制,就没法做鞭炮的,被秦村长请到这里来的。李师傅,这是许队长。”

许毅看见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拘谨的站起来和赵老打招呼。

许毅连忙上去笑着和李师傅打了个招呼。

“李师傅,在这里生活的还好吧,有什么困难直接可以找赵老解决的,当然也可以找我。”

“还好,还好,不过缺少原料,火药造得不多,有点对不起东家。”

“呵呵,没关系,等些天再安排些人过来给李师傅打下手。”

“李师傅,你会制作冲天炮吗?”许毅问到

“当然可以,我这是家传手艺,这些都没有问题。”

李师傅一副被人不信任的委屈模样。

“赵老,我记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统帅的蒙古马队被英法联军击溃,英国人用过一款火箭,叫康格里夫火箭,好像和我国的冲天炮类似,该火箭重15公斤,弹长1米,口径100毫米,火箭弹后部装了一根4.5米长的平衡导向杆,最大射程接近5公里,那个要求应该不高,我们是不是可以研究尝试一下?”

赵老兴奋的说:

“完全可以,康格里夫火箭炮最早的结构比前膛加农炮简单得多,由弹筒(内储火药)、爆炸榴弹和尾杆三部分组成。为了使火箭能够朝预定方向上飞行,将火箭放入装在三脚架上的铁管里,然后通过弹筒的底盖上的小孔点燃火药。

它的发射架只有简单的高低瞄准装置,没有方向瞄准装置。这些都可以做到,当然如果能买到钢管就更好了,就是精度太差了。

许队长,你还是要经常来这里看看,你的脑子活,想法多,多出出主意啊!”

说完就径直拉着李师傅一起商量起来。

许毅看见两个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人,走出后勤大院,专业的事还是专业的人去做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