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血性拼刺29(2 / 2)

“第一式突刺动作,这个动作的用途是:用枪刺杀对手上体要害部位。动作要领是两臂向目标猛力推枪,同时以右脚掌的蹬力和腰部的推力推动身体向前,随即以小腿带动大腿,使左脚向前踢出一大步,在左脚落地的同时突刺。而后猛力将枪收回,收回左脚,成预备姿势。

第二式防左侧击,这个动作的用途是用枪托击对手头部。动作要领是当枪向我左方刺来,以左手拉、右手推,结合腰部向左旋转的力量,用枪托后踵猛击对手头部。枪托后踵约与肩同高,并与左肩外侧在一线上,枪口靠近左大臂下端,右臂微屈,体重主要落于左脚,两膝微屈。

第三式:勾踢腿,用途是勾踢对手脚跟、小腿,用枪托击对手胸部。动作要领是在第二式的基础上,左脚尖向外摆,同时起右腿,脚尖里勾,由后向左前猛力勾踢。同时两手协同将枪由胸前移向身体右后侧,用枪托击对手胸部,枪身与地面成60度。

第四式:上步撞击,用途是用枪托撞击对手面部或胸部。动作要领是在第三式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一大步,成右弓步,身体重心落于右脚上,两手向前猛力推枪。枪托在前,枪面向右,枪身略成水平,左肘抬起,刺刀落于左肘上。

第五式:外拨转身刺,用途是拨开对手踹腿,向其突刺。动作要领是当对手踹我右膝时,收右脚成虚步,同时两手协同用枪托向右拨开对方腿部,枪面向右,枪身与地面成45度,右手与膝同高,随即在向右转身的同时,右脚猛力下踏,出左脚,向对手突刺,然后成预备姿势。

第六式:弹匣击弹踢,用途是用弹匣击对手面部。动作要领是按防左的要领防开对手枪后,以两脚掌的蹬力和腰部的挺力,同时两手向前上猛力推枪,用弹匣末端猛击其面部,然后抬右腿弹踢。此时,枪面向内下,弹匣末端与眼同高,右大腿抬平,脚尖下压。

第七式:马步击肋,用途是用枪托击对手右侧肋部。动作要领是右脚向前一大步,在左转身的同时,两手协同,左手拉,右手推,由下向右上方猛击,左肘抬起,刺刀落于左肘上,身体重心降低,成马步。此时,枪面向下,枪托后踵与肩同高,目视右方。

第八式:上步砍劈,用途是用枪刺座附近砍劈对手敌头、颈部。动作要领是在右转身的同时左脚向前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拉,左手推,用枪刺座附近砍劈对手臂部、面部或颈部,双眼目视刺刀方向,然后收枪收脚,恢复成预备姿势。

许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动作有力,气势如虎。讲解完毕对所有战士说道:

“大家要熟练这八式,在熟练的基础上再灵活运用,每次训练时要当做一次实战,要练出气势,要用尽全身力气。你们是狼,狼走千里吃肉,不要像羊,走哪里都是被吃的命,明白没有!”

“是!”

训练场上瞬间杀声震天。许毅想到在以后很长时间内,八路军部队经常会和鬼子拼刺刀,前期时会因为体力、技术、训练方式和阵型原因吃大亏,他在现代看过一篇老革命家的回忆文章,文章写的是一个真实事件,50名八路军战士和8名日军拼刺刀,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白刃战的结果却是我军死伤惨重,后来中央领导决定向日本人学习,找出差距,发现了在这些方面存在差距。

第一个原因是装备,我军使用大刀多,鬼子的三八步枪长1.8米,在作战距离上吃亏;第二个原因是训练,鬼子训练时用假人甚至真人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战场情况,增加作战经验,而我军是对着空气训练,更像仪仗队,无法获得经验;第三个原因是日军拼刺使用三人一组,阵势经常采用品字阵和三角阵,而我军则是各自为阵。

后来我军的应对措施就是:第一条,武器方面无法获得那么多刺刀,就给战士们配备长矛,缩短作战距离上的短板;第二条,和日军学习,训练时刺杀目标也采用假人。第三条,针对日军的阵势,我军针锋相对的采用两面佯攻,一面主攻的阵势,取得很好的效果。

既然自己已经来到这里,就不会再让部队吃这个亏,必须加强部队的拼刺训练,要形成拼刺操典,自己可不光是在学习日军拼刺,而且还把后世我军总结的拼刺八式也带来了,自己要看看谁才是拼刺之王。不仅自己部队实施,等找到组织也要推广到其他部队,不能让部队吃亏了再反省,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是犯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