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明宫王爷受审(2 / 2)

周太监说他们这些太监收银子是常例,显然这样的事情时间不短了。那就是说,这种常例,很有可能就是在太上皇时候形成的,至少,太上皇是默许这种事情存在。

涂承钰要是当着大家的面向太上皇问出刚才的问题,太上皇都不好回答,肯定会生气的。

即使现在涂承钰的话被皇上拦住了,太上皇还是知道涂承钰想要干嘛,他生气的瞪了涂承钰一眼,却不知道怎么说这个跳脱的孙儿,只能将这股气撒在皇帝头上。

“皇帝如此大声的咳嗽,可是病了。若是是病生了,就回去吧,免得别人知道了说闲话”。

皇帝回答道:“谢父皇关心,儿子无事。”

太上皇就是想出口气,并不想听皇帝的解释。

所以在皇帝说完之后,装作没有听到一样不理会皇帝,也不对别人说话,气鼓鼓的转头看向别处。

太上皇一不说话,气氛便有些冷淡下来。

皇帝左右一看,见没人说话,他接过话题问道:“周茂,你所说的常例,朕未听闻,肃王也未听闻。朕便问你,此等常例,可是每个外出办事的太监都有?你等每次办事要收多少?宫中哪位太监收的最多?”

皇帝的问题,涉及到了太多人。周太监即使胆子再大,也不敢如实回答,他很隐晦的偷看了一眼另一边的戴权,思考了一下才说道:“回皇上,奴婢整日里伺候太后,很少在别处走动,因此不知别的太监们怎么收银子”。

皇帝说道:“你倒是嘴挺严的。你既然不知道,别人的,那你就说说你自己的吧。”

周太监这下没办法再搪塞了,但还是想为自己辩解两句,他说道:“皇上,奴婢从未主动索取,都是外边那些人主动给的。”

皇帝说道:“主动与否,都无妨,你只需回答朕的问题?”

周太监闻言,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奴婢外出办事,也不多收,多则一两百两,少则一二十两。今天贾家给的两千两,也是奴婢头一次收到。”

皇帝说道:“原来如此,戴权你可知晓此等常例之事?”

全程都在装死的戴权,闻言立马答道:“回皇上,此事奴婢一概不知,奴婢也从未收过这所谓的常例”。

不愧是内廷最厉害的太监,当着皇帝的面,说谎那叫一个毫无痕迹。

皇帝知道戴权在说谎,却也不太在意,转身想问殿内另一个太监。

太上皇见此不耐烦的说道:“你还想在朕的宫殿查案不成!”

皇帝一听,连道不敢。

然后就将话题转回到周太监身上,皇帝说道:“周茂,你既然说收受外城供养,乃是宫中常例,你是太后跟前的老人,料想不会乱说,朕就当你说的话是真的。然肃王并不知晓此等常例,因此气愤之下殴打了你,也是事出有因,以朕看来,肃王与你,乃是误会所致,此事便就此做罢”。

皇帝话音一落,太上皇脸上出现一抹莫名的讥笑,慈安皇太后更是停下手中转动的念珠,抬头不可思议的看着皇帝。

慈安皇太后大动干戈,将皇帝都叫过来,为的就是当面向皇帝讨要个说法。现在,皇帝三言两语,就想扯平了事,怎么可能。

慈安皇太后看着皇帝说道:“按理说,本宫也不该跟钰哥儿这样一个孩子计较,可是周茂毕竟是本宫跟前之人,又得了本宫的旨意,去外面办事。被钰哥儿不问分说便打了一顿,本宫今日要是不要个说法,今后谁都可以欺负到本宫头上了。”

皇帝听到这话,连忙起身说道:“娘娘息怒,是朕将此事想的简单了,未顾忌太后感受。朕这便让钰哥儿给太后赔礼,太后也请放心,回去之后,朕也会对钰哥儿做出重重处罚。”

皇帝回答完太后问题,转头对涂承钰说道:“还不给太后赔礼?”

涂承钰当即配合,弯腰行礼,很诚恳的说道;“孙儿鲁莽,打了周茂,孙儿这就给太后娘娘行礼,请太后娘息怒。”

见到这父子二人一唱一和,太后娘娘还能说啥,可她又不甘心,只能对着皇后柳氏说道:“皇后,钰哥儿也不小了,到了立规矩的时候,你可不能再放纵下去,像现在这样无法无天”。

柳皇后闻言起身说道:“回娘娘,儿媳知道了”。

皇后回完话坐下,坐在慈安皇太后身边,一直未说话的孝宁皇太后却此时说话了,她也是对着皇后说的:

“皇后,太后娘娘嘱咐的事情,你要记在心上。不过本宫也要嘱咐你几句,也不要对钰哥儿管教太严,这孩子,就这股胆大机灵的劲儿招人喜欢,要是管教成个木头似的人儿,便可惜了”。

柳皇后刚刚落座,只能又一次站起来回答:“回娘娘,儿媳省的。”

回完话,柳皇后这次没有第一时间坐回去,而是等了片刻,见没人再吩咐,便退回去坐好。

两个婆婆斗法,苦的却是儿媳妇,她还不能表现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