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道祖降临174(1 / 2)

感觉来了,写得自然就快。

还不到中午,殷启就已经写完了,而且誊抄到了试卷上。

他示意巡逻的兵丁交卷。

但还不能出去。

因为按照科举规定,提前交卷可以,但只能等考试结束才能出贡院。

于是,殷启干脆闭目养神,将‘全息投影直播’的计划,继续在脑海中反复斟酌,以确保没有任何破绽。

就在殷启交卷后不久,洪易也交卷了,然后陆陆续续有人交卷。

………

主考房内,坐着几位身穿官府的考官。

其中主考官名为李神光,当朝名臣、礼部尚书。

他对几个副考官说道:“都已经午时了,应该有文思敏捷的秀才交卷。你们去看看,将试卷送过来,我们先行批阅。”

“是,大人!”

几个副考官忙点头,走出主考房。

很快,他们就又匆匆回来了。

手中拿着一叠卷纸,拆开密封扑在桌子上,让李神光批阅。

“嗯?这篇大谈仁义礼法,看似刚正,挥斥方遒,但刚毅木衲近仁,在嘴里说大道理的,都是伪君子之流。”

“这篇辞藻华丽,让人耳目一新,但却言之无物。”

李神光速度很快。

他连看了几篇都摇了摇头,没有看到满意的。

“咦,这是什么字体!”

李神光忽然惊疑,几个副考官也纷纷凑过来看。

只见整洁的卷面上,一个个字如龙飞凤舞,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竟然是从未出现过的字体。

颜体,这个世界并没有。

“看字如看人,此人书法如此刚正大气,必然是胸有丘壑之人。”

李神光惊喜,连忙埋头批阅。

贴经、墨义全对。

两首诗也意境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特别是策问,破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不由人精神一震,似乎看到了煌煌仁德治世,天下井然有序。

李神光神色一肃,他一口气读完了文章,拍案叫道:“好一个‘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一语道尽了仁德,但却又不迂腐,字句间言之有物。”

众副考官虽然没有看文章,但他们知道李神光的为人,向来严格不过。

能够得他拍案叫绝,这解元是能够定下来了。

李神光意犹未尽地再看了遍,这才说道:“对了,这位考生是谁?履历报上来。”

一副考官答道:“此人名为殷启,殷国公之子,亦是陛下新封的龙象伯。”

“竟然是他!”

李神光神色一惊。

元宵那晚在乾罡殿,他可是见识过殷启的武力。

没有想到这个少年大宗师,竟然还有这等文采,当真是令人惊叹。

如此文章,定头名不为过。

但他却有些迟疑,因为乾帝才赐婚不久,他若是定为头名,岂不是会被人认为是谄媚?

但若是不定,那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本心?

“还是先看看其他试卷吧。”

李神光没有多言,继续看其他文章,随后又是眼前一亮,赞道:“好字!好文章,好一个唯虚能通,我辈读书,先要诚心,心诚无私,自然礼法通,万物一体。”

他是心学宗师,洪易就大谈心学,自然戳中了李神光的G点。

“此人又是谁?”

“大人,此子名洪易,为武温侯洪大人之子。”

“武温侯洪太保的儿子?”

李神光皱了皱眉,因为他在朝中与洪玄机有些不对付。

一个副主考官提醒道:“大人,武温候已经被封为太师了,以后称呼要改一改。”

李神光没有回应,他看了看殷启的试卷,又看了看洪易的试卷,顿时有种不知道该怎么取舍为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衙役的传唱:“洪太师驾到。”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