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化劲巅峰98(1 / 2)

实际上,慈禧这个老妖婆原本的打算,是希望列强能够出兵帮她镇压殷启,甚至愿意把赔款提升到10亿两,并出让更多的主权。

但列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婉拒了这个要求。

首先是兵力,他们总共也才十二万人。

其中还是以日本人居多,意大利只是象征性的派了八十人。

他们调查过殷启的军队,训练有素,武器先进。

真要打起来,他们不见得能赢。

若是两败俱伤,那又会失去对满清的震慑,得不偿失。

其次是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更有利于他们从中平衡,攫取更多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德国人的反对。

实际上,他们与殷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早就和殷启沟通过,殷启承诺会向他们全面开放市场,这可比冒险进攻对方也来得好。

德国崛起较晚,等他们想要殖民的时候,却发现满天下都是英法的地盘。

但工业大发展又迫切的需要商品市场,因此殷启的橄榄枝,他们当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可是有着两亿人口的大市场。

………

随着《辛丑条约》签订,天下再次哗然。

特别是南方报纸,现在终于不需要顾忌了,纷纷大骂慈禧老妖婆卖国。

满清在南方仅存的威信,也降到了冰点。

如今除了那些老顽固还在怀念满清外,其他人都早已经对满清深恶痛绝。

“老妖婆再次卖国,简直就是国家的罪人!”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是老妖婆最真实的写照,奴颜婢膝到了极点。”

“七亿两的赔款啊,不知道北方又有多少人会家破人亡。”

“没什么好说的,北伐!”

“打到北京城去,活捉老妖婆!”

……

南方群情激奋,不少人纷纷上书,请求中华革命军北伐。

实际上不仅是民间,政府、乃至复兴社内部,对于北伐的呼声也很高,因为他们在一统长江以南的地方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因此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北伐也轻而易举。

只不过这些呼声,都被殷启强行压了下来,因为他还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攻占南方各省,他们已经到了极限。

首先是军队,已经打了快一年,各军都很疲惫,急需休整。

其次是财力,要知道仗打到现在,全靠殷家支持。

他殷家再家大业大,也没法继续供养啊。

最后是诸国联军,他担心继续北伐,会让列强强行插手。

相比于腐朽的满清政府,他们绝不希望看到一个新兴政权的诞生,特别是日本,他们早已就鲸吞中国之心,更是不可能眼睁睁地看到殷启北伐成功。

可以预见,他若北伐,日本必定会再次倾力出兵。

甲午战争后,日本得到了满清两亿多白银的赔款,无论是工业还是军力,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实力正盛,殷启还不是对手。

不过殷启也不急,他心中早有时间表,那就是1904年开启的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虽然以日本胜出而告终,但自身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国家差点破产,到时候就是他北伐的时候。

届时无论是日本还是沙俄,都没有力量干涉他北伐。

至于英法等列强,他们与中国隔着数万里,鞭长莫及,不可能倾全国之力,向中国投放数十万的兵力。

日俄战争是1905年结束。

也就是说,他还有五年的发展时间。

五年的时间,足以让他彻底巩固在南方的统治,同时完成军队的训练和扩编,当然经济也肯定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