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吾妻择良婿/吾妻潇潇洒洒的那些年_分节阅读_第100节(1 / 2)

  这一个多月来, 青岚倒是过得轻松惬意,甚至还有些意外之喜,譬如, 七月底她终于收到了徐家退婚的书信。

  得知此事后, 秦氏比她还要高兴。徐家的事撇干净了,她给青岚找婆家便更容易一些。

  此外,青岚还多了许多能光明正大出门的机会,因为曹月儿和陈七娘常邀她去家里玩。在家里玩腻了,几人就相约去外面玩,把京城和附近的名胜游了个遍。青岚又因此结识了许多喜爱郊游的小姐、太太。

  京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她这位沈四小姐,早先那些传闻渐渐地再无人提起。

  到了八月初, 各房的小辈都开始准备给祖母的寿礼,常忻找青岚一同做八仙献寿图, 请青岚画底样,她来绣。青岚并无二话,即刻答应下来。

  秋后一伏, 她这个西北角的小院子烘得像蒸笼。紫雪看她坐在廊下画底样, 一边给她擦汗一边埋怨她。

  “您何必答应六小姐呢,这说出去, 是人家绣的, 您的辛苦谁看得到?”

  青岚边画边道:“常忻素日待我不错,便答应她了。再说既然是两个人一起献礼, 祖母自然明白。就算不明白, 也无所谓, 我尽了心就好。”

  她想起刘管事告诉她, 蔡平是品珺阁的人先找到的。许先生先前也没说要帮她找, 待找到了人才告诉她。可若是找不到, 他为她费的心思,她根本无从知晓。

  她为祖母尽心是小辈孝敬长辈,可许先生如此待她却绝非理所当然了。

  他这个人,她真是有些看不懂。他一直待她这么好,可先前连她“姐姐”的面都不肯见就拒绝她……

  日子过得飞快,到周氏寿诞的半个多月前,秦氏就开始估算宾客人数、请大厨、看菜谱、布置摆宴席的几个厅堂,发请帖给家里各房的亲戚以及沈茂的各路同僚、好友。周氏遵沈家事事从简的传统,只让办一日的寿宴,可秦氏却还是累得脱了一层皮。好在,常清帮她分担了大房内里的庶务,让她少了后顾之忧。

  寿诞前夜,常清照例帮她揉了肩和腿,正要回自己的房里去,却被她拉住。

  “闺女,别担心。你这么好,又懂事、又贤惠,还有才学,你表舅母自然是中意你的。”

  她虽不是个细致的人,平日要管的事又多,但自己闺女的忧虑她是看在眼里的。

  常清被说中了心事,身子一软在秦氏的肩上靠了靠。表舅母也许是认准她的,但是表哥呢?她原以为表哥就是个高傲、冷淡的性子,他待她已是比旁人亲近许多,直到她见到他看沈青岚的眼神……

  她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丫鬟如云已经将她明日要穿的衣裳和备用的两套衣裳小心地熨平、挂好,再熏香。

  除了衣裳以外,她明日梳的头发、佩戴的钗环、香囊都是她反复斟酌后挑选出来的,为的便是明日在众多女眷中脱颖而出。

  她有些好奇,沈青岚明日会穿什么,如何打扮。

  按沈青岚的性子,大概仍是随意穿一穿,梳个最简单的双平髻,插两朵珠花就算完事了。既不讲究,也不精致。

  可越是如此,她越觉得无力又疲惫。

  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甚是严苛,十一二岁就随母亲学管家,每日读书练琴,空下来就做些针黹的活计,从无一日懈怠,这才样样都比旁人好,内有贤名,外有才名。

  可有的人,什么都不用做,便能轻易地赢过她。

  ……

  翌日一大早,来沈家拜寿的客人便一波一波地来了。沈茂穿了一身簇新的盘领袍,头戴东坡巾,立在门口招呼客人。他腰板挺得笔直,不管来的是亲戚还是同僚,他皆是谈笑风生,虽已过了不惑之年,却比许多二三十岁的还显精神。

  青岚还想查父亲的事,一早派了纤竹去前院听着,看看有没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来贺寿,若是有,便看看那些人有没有带护卫。

  纤竹从早上等到了中午,也只听门口报了两回二品的官名,是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且这二人都没有带护卫。大部分品秩高、关系说不上很近的官员只是派人送了寿礼而已。

  随家里男人一同进院的女客们都被直接带到后院,而女客们头一件事便是去松龄馆拜见周氏。

  文清的母亲宋氏和女儿袁英正由下人引着,往后院来。松龄馆的院子挺宽敞,却已经聚集了不少女眷,都是来给老夫人贺寿的。

  屋里容不下太多人,没轮到的女眷或坐在石凳上休息,或立在阴凉下说笑。宋氏一眼就瞧见常清端丽的身影,便没再往前走,只静静地看着。

  常清比上次见面的时候又长高了些,身段细长如柳枝抽条,一身莲青色织金褙子衬得她端庄又白净。宋氏见她有条不紊地指挥丫鬟们换茶、加点心,偶尔照顾一下那些单坐的客人,暗下满意地点点头。

  袁英唤了声“表姐”,常清才注意到袁家母女。她似乎很是惊喜,迈着又疾又稳的莲步过来行礼。

  宋氏自信最懂得看人。旁人怎么好,她不信,觉得那都是演给她看的,非得是旁人以为她不在的时候撞见,才觉得是真。方才那一幕,她都能想象清姐儿日后做了当家太太,是怎样的能干、贤惠。

  她一把拉过常清的手,藏不住的喜欢:“我们清姐儿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这么多客人,可辛苦你了。怎么就你一个人忙活,两个妹妹呢?听说你还新来了个姐姐,我都没见过。”

  若是姐儿几个都没来,倒也不觉得什么,偏有一个来……那旁人是不听安排,还是惫懒?

  常清一听就知道宋氏误会了,母亲昨日嘱咐过几个姐儿,今日客人多,白天无事的话不要出自家院子,待晚上家宴再聚。

  然而,她也并不解释:“两个妹妹年纪小,总要多睡会。四姐姐么,我这一早上也没见到……想来也是忙吧。”她低了头,一副不好说人是非的样子。

  宋氏即刻会了意,伸手拍了拍常清的胳膊。

  沈家热闹喧嚣了一天,等到家宴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沈茂的同僚、朋友吃过中午的宴席就走了,族里的远亲以及各房外家的亲戚继续吃晚上的席面,但这席面摆在前院,与沈家的家宴分开。

  沈家的家宴还是如以往一般,放在后花园里。各房的老爷和哥儿们占两桌,媳妇们和几个姐儿也占了两桌。周氏今日一直陪客人说话,中午又多饮了几杯,眼下坐到媳妇中间,觉得脑袋发沉,没什么精神。

  青岚和堂姐妹坐在一桌,发现这里唯独少了沈常樱,听说雅集之后她又挨了罚,今日竟然也不能出来。

  宋氏坐在秦氏的旁边,和周氏一桌,按理她是该在前院吃宴席的,可是秦氏有意请这个未来亲家母坐过来,而周氏想着两个孙女的事,便也默许了。

  常清的姐姐常涓归宁来贺寿,也坐在青岚这一桌,她没见过青岚,关切地问她原先住哪里,母亲那边还有什么亲戚。青岚便说了刘家。

  袁英也在这一桌,一听这话便问:“四表姐,你说的可是厉城刘大人的刘家?去年端午,母亲带我哥哥去过刘家呢,你那时候见过我哥吗?”

  “见过的。”青岚点头笑笑,她就是在那里认识的袁文清。那时她觉得他又拧巴又别扭,如今对他倒是另一番看法了。

  常清在一旁听着,心凉了一大截。

  表哥和沈青岚原来早就认识了,但她问他的时候,他却不承认。

  若他们只是寻常的认识,他又何必要隐瞒……

  青岚在席间跟着大伙喝了几盏桂花酿,这酒有些后劲,她一下子觉得全身的筋骨血肉都舒活开来。天色已暗,她靠在椅背上,微眯了眼睛,觉得众人都被笼在一团团暖红的光晕之中,脸上洋溢着融融的笑意。她明明也在这团暖红之中,却总好像是隔了层什么。

  晚风带着一阵阵丹桂的甜香往鼻子里钻。她沉醉其中,发了好一会呆,直到常忻叫她一起去献寿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