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吾妻择良婿/吾妻潇潇洒洒的那些年_分节阅读_第7节(1 / 2)

  母女俩听着,送瓜子的手都停了下来。玉婵连着抚了几下胸口:“……居然还闹到这个地步。看来得赶紧给珠儿许个人家,万一我三妹妹发现你骗她,又要来找麻烦。”

  青岚摇摇头,从面前的攒盒里挑了块松子糖塞进嘴里。

  “……她怕是发现不了了。那世子爷一看就是那种即便心里怄得要死,面上也还得强撑着的人。他见了刘玉斓肯定还是客客气气的,让她什么也瞧不出来。只要世子爷还未和旁人定亲,她想着我和世子爷的关系,就不会为难谁。”

  白氏噗嗤笑出来,拿手点她的脑门。外甥女随她爹,瞧着像个粗枝大叶的,其实心里头精乖着呢。

  一说到定亲,她想起与青岚定亲的徐家近日应当去过蓟州卫了,便问青岚亲事谈得如何,何时纳采。

  青岚狡黠地眨眨眼:“八成是吹了。”便将昨日的事道出来。

  白氏把瓜子皮往小碟儿里一扔:“我早就看那徐家不对劲了。这么大的事,他们一直是提也不提,现在好不容易来一趟,话也不说清楚就跑了,还要把你拖到什么时候?听姨母的,别管那些个了,姨母给你找个好的,到时候你嫁得比他们高上一大截,让他们怄死。”

  青岚十分乖巧地答应着,心里压根没当回事。

  刘玉斓说她的那些话虽然难听,却大多是事实,体面些的人家只要稍稍一打听,就不会找她这样的做媳妇。这样最好,她乐得留在自家逍遥又舒坦。

  只是她自知这个想法实在是离经叛道,所以也只跟父亲提起过。父亲说她年轻幼稚,还不懂得夫妻间的相濡以沫、依赖扶持。她便也不再同旁人讲,讲了人家也不懂,还要白白招来一通教训。何苦来哉。

  然而,白氏那话却不是随口说说的,于她而言,青岚就如同她自己亲生的二闺女。大闺女已经定了亲,二闺女却还没着落,这怎么成?

  尤其,二闺女模样俊,人又伶俐懂事,怎么看都该是个高嫁的孩子,即便不高嫁,也不该就这么被徐家耽误了。

  她把自己知道的好人家全都捋了一遍,突然想到一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论品貌、家世,谁还能好得过他去!

  作者有话说:

  文清:怎么说呢,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这么厚的。

  青岚:有你后悔的时候。

  目测下章重要人物出场。

  感谢小天使竞技、??、lullaby投雷支持!

第7章 庙会

  ◎......◎

  金乌西坠,天气总算稍稍凉快了些,知言擦了擦满头的汗,回到自己的小院。

  在家里多跑两趟倒没什么,主要是母亲方才吩咐他的事实在是令人发愁——

  让他打听袁文清对青岚的印象。

  他随口说了句:“您总不会是想让世子爷当您的外甥女婿吧。”

  母亲却瞪了他一眼:“那有何不可!论家世,我姐夫是正三品的指挥使,论品貌,我岚姐儿生得俊,又伶俐懂事,还比你几个堂妹大气,那正是做侯夫人的好人选。他们既愿意考虑你堂妹,怎就不能考虑我岚姐儿?”

  他觉得母亲真是异想天开。

  人家文清先前中举的时候就有不少官户想招他做女婿,那条件好的有的是,他一个都没瞧上。如今人家又做了世子,好上再加好,那眼光不得高到天上去。岚姐儿那样的,他怎会瞧得上?

  但是母亲似乎主意已定:“……你和世子历来要好,这事你得好好做,算是你这个当哥哥的尽心了。记住,要不着痕迹!”

  知言站在自家院外,长叹了口气,他就不能尽点别的心么?而且这种事要如何不着痕迹呢。

  他正拖着步子想说辞,文清从书房走出来,见他肃着脸低头不语,便走过来问他是不是遇到了难事。

  知言一抬头就看见正主,先前想好的词儿一下子忘光了。

  “也没什么,就是我表妹......我表妹青岚年纪到了,一直也没许个人家。我母亲让我帮忙想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他觉得自己临场发挥得很好,文清若真对青岚有意,必然会趁机多问问她的事。

  文清点点头,哦了一声,这种说辞他实在听得太多了。换作是早先,他也许还不懂,如今却是一点就通了。

  一提到沈家小姐,他眼前便浮现起那神采飞扬的笑颜。

  真是没见过哪家的姑娘那样笑,嘴角翘得那么高,贝齿都露出几颗,半点遮掩、羞涩的意思都没有。

  毫无半点闺秀的矜持,甚至是太过张扬。

  袁家是书香门第,他如今又被选为世子,肩负着振兴侯府的重担,他需要的贤妻绝不是她这样的人。他也不会喜欢她这样的姑娘。

  “依我看,这事你也不必忧心,”沈小姐的父亲既然是一卫之长,自然也与卫里的官户相熟,总能找到合适的人家。”

  他轻飘飘地放下这么一句,转身就回卧房去了。

  知言见他走得如此干脆,先是怔了片刻,随即一拍大腿。

  这回能跟母亲交差了——此事纯属痴心妄想……

  **

  翌日便是端午,青岚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之一。因为除了前一夜的烟花以外,厉城在端午当日还有个盛大的庙会。

  届时,那些卖艺的、说书的、卖各种南货以及稀奇小玩意儿的都聚到一条长长的主街上。逛庙会的人从街头溜达到街尾,能吃能玩还能看新鲜,简直再找不到更有意思的了。

  青岚最好热闹,偏偏蓟州卫又没有这样的集会,所以厉城的庙会她从不肯错过。

  天还没亮,她就醒了,好不容易把懒洋洋的太阳盼上了房檐儿,她便立马将玉婵也从床上拉起来,两人一同梳洗打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