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试炮267(2 / 2)

“开始他是卖给了女校中的那些学生。不过当时卖的价格并不贵,只是八两银子一支。

后来那些学生把手铳拿回家后,那些大娘便来抢购。

所以那些手铳又变成了15两银子一支。最多的一家买了八支,小丫头还给了他们个优惠价,收了十二两银子一支。”

这时林长礁说道:“怪不得小丫头前两天来我这里要求把卖给我的那500只手从收回去,等下一批生产出来再交给我。”

林夕转头看着他,林长礁洋洋自得的说:“当然我没同意。”

这是林长申问林夕:“小丫头又给你提成出什么难题了?”

林夕无可奈何的说道:“说到他要求我再给他生产5000支手铳,当然是先货后给我货款。手铳生产虽然不十分困难,但是这么手铳从流出去本身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所以我没答应她。”

这是林长礁把木盒打开。从中拿出了手铳然后用木盒挂在手柄上的一处预留出来的铁槽中。然后抵在肩上冲海面比划道:“你怎么想起给这只手铳装一个枪托的?”

“还不是那个小丫头。手铳做出来之后,因为手铳太重,她的力量太小,端不平也打不准。

非要求我给他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做了个木盒子。

平时可以放着火铳,在射击的时候可以放到后面当枪托,这样那个小家伙就能用了。”

其实林夕的这个创意是来自后世的一种枪,就是薄荷枪。是德国人制造出来的一种能够抵肩射击的冲锋手枪。当小丫头提出要求的时候,林夕自然而然的就把驳壳枪的外面的那个木壳儿的创意拿过来就用了。

林长礁说:“你做的这个手铳,其实分配给护院或者是海上的那些水手原来使用是非常合适的。背在身上不占地方,而且牛皮盒中装着20颗子弹,基本上自卫用就足够了。”

林夕看着自己的三哥幸灾乐祸的说道:“你别忘了你答应小丫头的条件,将来制作出的任何武器,在卖的时候都有小丫头一成的提成。

至少你手里的这只火铳,所有即使我做出来,你也要从小丫头的手里去买。至于你能谈下多少价格来,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三兄弟谈着这些话时来到了已经准备好的试射的炮位,这些炮位都是在沙滩下挖下去一个坑,把大炮放在坑里,而周围是用沙袋围起来的一个半圆。

林长礁看了看旁边的儿子和侄子们,又看了看其他人。

他发现这里的孩儿兵全部是林家的子弟或者是林家的世仆子弟。

林夕和林长生和林长焦三兄弟交接了物品之后,便躲在后边的掩体之内,准备看林长礁的第一次试射。

第一次试射的是三斤炮。作为操炮手的海尔兵们在沙坑里面一痛的忙活。

这门炮配上了准星照门和统规让瞄准时有一定之规,而这些孩儿兵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炮手,知道如何操作大炮。

在火炮定型之后还有还会有射表,还有标尺等,需要大量的试射才能算出来。

虽然只是一门小炮,而目前此炮威力很大,射程很远。

虽然有燧发装置和隐性管可以提高火炮的发射频率。但是试炮时,用的是最古老的前装铁球弹,点火绳引燃。

可是在此时却是颠覆性的,内中的改良,开创了有明一朝火器先河。

这是一门简易版的拿破仑炮,下面炮架模样有点像后是步兵炮的,二个翻砂的铁制轮子,用于固定炮管的铁架子及后面支撑地面的木制防后座力架。

这门炮是林夕仿造的。拿破仑火炮。

拿破仑火炮和其他火炮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炮口上有一个类似于啤酒瓶子的凸起。

这个凸起很不起眼,但是他却是拿破仑炮最大的优点,可以快速的散热。

林夕在制造这几门炮的时候是完全仿照着拿破仑炮的外形制作的。

火炮使用是前装实心弹,林夕又改良了火药的配方,把火药做成了颗粒状。

其实火药的颗粒化在大明的边军中就已经实行了七日光使用的火发射药都是颗粒化的火药。

但是此时制作颗粒化火药比较复杂,林夕给他做了一个改进,就是用硬木制成了一个机器然后是把火药挤出来的。

这个机器十分简单,就是后世人们用来搅猪肉馅儿用的绞肉机,不过林夕的这个绞肉机是纯木质的。

一个木质的木板上有很多打出来的小孔,然后一个人在后面摇着木棒?另外一个人把用水把粉状的黑火药调成糊状后加压,火药从孔洞中流出成面条状。然后在前面加一个小型的木质拨片,将面条状的火药柱切成一段一段的。

晾半干后用一个木桶在里面摇晃着将火药的表面进行抛光接着再彻底晾干即可,火药的生产速度是很快的。

而且由于所有的工人都穿着千层底布鞋,身上不许有任何铁器,也不准在工坊中见点任何灯烛,火药生产既安全又快速。

至于生产火铳用的子弹就更简单了。

先在木板上凿出很多小坑,然后把纸筒放在坑中。装药的工人将治好的颗粒火药倒在木板上,然后把多余的火药刮平。

然后木板交给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把装好的铁蛋还有引药包放入纸筒中,然后封装涂腊,一颗火铳弹丸就制作完毕。

至于炮弹则是按照口径的大小用白绫包上颗粒火药。然后和弹丸一起放到木箱中,一颗木箱装十颗弹丸和20包火药。

至于让小丫头来投资研制火炮,就是林长礁搞出来的破事。

由于林长礁想研究出来,从他的镇海堡打到海湾对面的火炮但是林夕表示这个火炮研制起来相当费钱。

其实是林夕不想制造这种岸防火炮,这东西既贵而且又没有什么用。

但是林长礁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忽悠林月华把林夕刚刚赔给他的两万两银子拿出来用于研制火炮。

但是林长礁也不想想,小丫头是吃亏的人吗?所以在研制火炮之于,她又给林夕提了一个要求。

林月华要求林夕给他研制一个他能使用的手铳要求威力大,而且不能使用火绳。

林夕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其实林夕也有研制燧发枪的念头,所以就利用小丫头提出的要求,研制出来了一种燧的手铳。

其实这年代的火枪和火炮原理几乎是一模一样,能制出燧发火铳就能够制出燧发火炮。

所以林夕就用制造火宠的机会,来变相的研究火炮。

可是他发现用铁皮打制出内管,然后再浇上铜之后,这只短手铳居然有了膛线。然后林夕自然而然的就把米涅弹给做出来了。

然后就是纸质的子弹,燧发点火率低的问题也被林夕悄然的解决了。

林夕在引药中掺入了1/10的消化纤维提高了引药的灵敏性。

所以这只燧发的短手和火使用火绳的火绳枪的发火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和手铳同时做出来的还有长管儿的步枪。

步枪是带有四棱套筒刺刀的,当然也是前装有膛线的米涅步枪也在此次实验当中。

当然他们使用的子弹和小丫头他们使用的手铳子弹是不一样的。

虽然外形看着相同,但是前装步枪使用的子弹是有一个铁芯儿的,当然在这个时代铁要比铅还要贵。

所以孩儿兵使用的长管米涅步枪的子弹要比小丫头们使用的那种“民用”的手铳的弹药要贵很多的。当然这种带铁芯的米涅弹也要比普通的铅弹杀伤力要大很多。

现在用的是定量药包,使用白绫包住颗粒黑火药呈圆柱形,正好塞进炮口,再把生铁炮弹也放进去,用捅杆一起杵到底即可,而且炮口可以立即垫木放平,操作容易很多。

以前七八个炮兵弄的手忙脚乱,现在三个人不紧不慢的,每一炮的间隔大大缩短。

随着红旗落下,炮垒中一声闷响,一个黑点,眼看着像远处飞去。

随着一声报,一匹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一名孩儿兵翻身而下道:“炮弹打在三百五十丈左右处。”

这就是非常远的距离。三百五十丈是多少,就是七里地。

林夕本来就是试炮的,最大能打到多远,所以就准备了二种药包,一种就是一斤,另一种二斤,如果一斤的药实验正常,就换二斤的。

如果还是正常,就塞一包半斤火药,再加一包二斤药,誓要把这门炮打的炸膛为止。

明朝后期,无敌大将军炮装火药三升,装铁子六七层;虎蹲炮装火药六七两,装小子百个,或装大子五十个;快枪,装铅子三四钱,火药则事先用竹木筒量好封贮候用。

天启元年成书的《武备志》威远炮“用药三斤八两,大铅子一枚,重三斤六两;小铅子一百,每重六钱;”

“百子连珠弹,装火药一升五合,装铅弹百枚”等等。

就只是正常的装药就打出了七里地,如果是双份儿的强装药好能打出十里的话,那么这门小炮的威力着实惊人了。

可以跟明末清初的红衣大炮比之,首先用这么少的火药能打出这么远的距离,就是一件非常震惊的事。

这个就取决于膛线的炮管,跟铁制炮弹的结构和外面缠的一层铅制的密封带的精密度,还有火药的颗粒化。

接下去就再试一炮,吩咐距十里地外监视落点,很快一切准备就绪。

随着指挥的炮长手中的红旗下落,一炮手点火发射。

这一次一声闷响,还带着点金属的回声,三斤重的铁芯披铅弹脱离炮口飞速而去,炮车也随之弹跳了起来,这后坐力很大,差一点把炮车震翻。

其实这个结果才是林夕认同的合理黑火药用度。

眼前这一切当然是火炮试验成功,下面就是不断的在各角度和各种重要量发射炮弹。

将一门火炮的射表打出来,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知道这几门火炮打的报废为止。这是一个既耗时间又耗钱的过程。

看着那边还在一丝不苟的按照试炮的步骤在实验大门三斤炮。

林夕将林长礁拽到旁边屯放。军械的帐篷内从木箱中取出了一只燧发枪交给林长礁。

像他示范如何装填火药和进行激发的过程,并向他介绍了这支步枪的所有部件。

燧发枪一直是林夕的一个制造方向。一直在试制枪型,但和林夕最终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最后林夕实在忍无可忍。把他记忆中最经典的一种步枪为原型设计出了这只碎燧发枪。

这只燧发枪的原型就是是十七世纪英军研制,十八世纪定型,使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最成功的燧发枪型。相比现在东西方使用的定装的火绳枪还要领先几十年。

而且通过林夕这种制造铳管的方法,使这支燧发枪从无膛线到有膛线,而且同步使用米面蛋。这只前装碎发枪实际上已经达到清末时的火枪的水平了。

在大量的实弹射击之后再总结这种燧发火铳的逐渐缺点在逐渐改进。然后从前装到后装。

林夕设计的这支燧发火桶,虽然参考了英军的褐贝丝前装滑膛枪,但是在制式工艺和零配件上做了最好的优化处理。

以现在粮城这里的技术力量,做到这些丝毫不困难,只是量产比较困难而已。

但是经过林夕的标准化改造,已经有量产这种燧发步枪的可能性。

其实标准化生产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中国在古代其实一直在执行这个政策。

人们都是把造物勒名当成对工匠的欺压,其实勒名就是标准化的开始。

当林夕统一了粮城铁作中的度量衡时,就已经做成做到了标准化生产,只是还没有出现流水线而已。

林夕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利用燧发枪普及流水线制造方法。但是林夕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铁作里的那些师傅和工匠们都反对这种方法。

经过林长礁这次试射之后,这只燧发火铳应该完全可以做到最成功的定型了。

至于能不能大量生产,这需要林家的家族主点头。

林夕并不着急,此前的大明军队使用的火绳枪也是经过长时间才逐渐普及的。

他对自己制造出来的这只燧发火铳很有信心,它比起辽镇的三眼七眼九眼铳不知道好用到哪去,比起蓟镇的鸟铳威力也大的多。

而且还可以用流水线生产,由于是自家使用那质量也是没得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