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宝箱193(2 / 2)

然后林夕对王铁锤说:“换上你原来的那身衣服,不要穿这身,这身衣服虽然很好看,但不适合你的气质。

你是当家的大娘子,不必迁就别人的意愿,除了面对长辈以外,没有必要拿出这番样子,我是你的丈夫,你不必这样对我。”

王铁锤听了林夕这些话顿时高兴的跑回她的屋子里,换上了他平时穿着的那身鹅黄色的衣裙,这样的王铁锤才是印象中那个温馨、顽皮而又可爱的小媳妇儿。

林夕然后就坐下和王铁锤闲聊,这样林夕才在王铁锤的嘴中得知这样的打扮是六婶儿的教导和林海氏的要求,说这样才能够见的体面和得到丈夫的喜爱。

林夕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他告诉王铁锤,你以后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只要不是往丑里打扮,就不必在意。正式的场合你就按他们教授给礼仪的去办,在平时不用管她们。

林夕这番话仿佛给王铁锤吃下了定心丸,本来他从小就是当男孩子教养的,现在让她按大家小姐的规范做,本来就十分不乐意,现在有林夕的支持他就可以在自己的小院儿里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因为林夕才是这个院子的真正的主人,而王铁锤则是女主人,除了长辈和父母之外,是没人能挑他们的毛病。

而且林夕告诉王铁锤如果有人指责她该承认就承认,但是承认错误,屡教不改,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铁锤笑着俯过身来,在林夕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这还是王铁锤第一次主动亲吻林夕。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捣蛋鬼从外面跑了进来,她边跑边喊:“十一哥,我把你的马还给你,我喂不起了。”

随着话音,一个小身影跟炮弹一样闯入堂屋之中,然后扑到桌子旁边,拿起桌上的茶壶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

林夕看着正在那里喝水的林月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这个小丫头来准没好事,至于那个说还马。听听就可以了,估计是管林夕要马料钱来了。

小丫头把茶壶放下来,到林夕面前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十一哥,我把小白和小红还给你。那个,这段时间,你看我替你养马溜马的辛苦,马料钱你看你能不能还给我。还有你能不能允许我随时把小红和小白骑出去玩一玩?”

林夕轻咳一声,制止了林月华的胡说八道,说道:“首先那两匹马,现在养在蒙学中,你根本不会给他们花一文钱的马料钱。还有即使我不答应你骑马,你也是想骑出去就骑出去,根本不需要我允许。说吧,这次来想干什么?”

小丫头看自己骗钱的计划,被林夕识破师丝毫没有尴尬的冲林夕笑了笑说:“我听嫂子们说你的医术很好,我想跟你学医。”

林夕望着小丫头说:“学医可是很苦的,你能坚持下来吗?”

小丫头说:“我可以坚持的,即使我无法坚持下来,我也会提前跟哥哥打招呼的。”

林夕一听,学就学吧,能学多少?能学进去多少就要看林月华自己。

然后林夕就在第二天在几位嫂子的见证下正式开始教授小丫头学习医术。

林夕按照上一世那个老中医教他学习医术的方法,从头开始训练小丫头。

先教授小丫头认穴位,同时教授他背《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背的滚瓜烂熟之后,开始一句一句的给他解释。如果这两样她学好了,那一般的小病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正骨和针灸林夕等小丫头岁数再大一点儿,再教给她。因为这两样既能治病也能伤人,他怕小丫头在别人的身上乱试。

别说不可能,以小丫头在林府的身份和受宠的程度,那些侍女和丫鬟在她眼中跟普通玩具没有什么区别。

林夕边让小丫头背诵《医学三字经》,边让她把所学记录下来。

因为这本书在这时候的大明是不存在的,因为《医学三字经》,清代陈念祖编撰。

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

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

是陈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全书从源到流,对历代名家名著的学术特点及临证诊治纲要,作了高度概括。其中也不乏新鲜论点,如以“存津液”为伤寒全书之宗旨即为本书提出。

因为这本书只存在林夕的脑海中,根本没有实物。所以林夕就骗小丫头说他交给小丫头的都是他们师门的秘传,小丫头学的兴致昂扬。把她的那些笔记藏的严严实实的,除了林夕谁也不给看。

在这个时候去海琼州府去迎接圣旨的林家兄弟也坐着海船回来了,同行回来的还有二哥林长圭的书童。

林长圭和林长钰两个人与此次会试考中的进士。二哥进入了二榜进士的第五名,选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四哥进入了三榜的同进士第27名被派到松江当知县去了。

两个人也回来参加了典礼,但两个人一个要回京,另一个要去上任,所以没有时间来粮城看望林夕。

林长圭就派书童把他给林夕精心准备的礼物带来了。

打开林长圭送来的一个木匣从中取了第一册书籍。

林夕细看,发现这套书只是仿本而已,书的最外面是一层黄绢,黄绢下是厚而精致的宣纸封面。

黄绢上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书签上写着“永乐大典”,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列明了这册书的卷数。

这本《永乐大典》是关于医药和医术方面的记载。

这本打开这本《永乐大典》看到里面的字迹林夕长出一口气。原来这本书是林长圭亲自抄录的,上面的字迹林夕非常熟悉。

两榜进士林长圭的官职是翰林院七品编修。虽然他进入了翰林院,但由于受林家封爵的影响,他在翰林院中过的日子并不十分好过,他被分配到管理翰林院图书馆的差事。

管理翰林院图书馆正式的名称叫做藏书阁。

藏书阁是一座三层的木楼。藏书阁因为有差役负责打扫,地面还有书柜都很干净,林长圭的任务就是在皇帝、内阁或者尚书的那位大人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时,从藏书阁中找出的相应资料递出去,平时并没有什么事。

林长圭每天泡杯茶水,然后边看茶水边看书,也是一份清闲而又无聊的差事。不然林长圭也不会有时间抄一本《永乐大典》,并仿照着真本《永乐大典》的模样做出几本仿作。

后世林夕只听说过《永乐大典》这套书无缘见相见。

经过了历史和战火的洗礼,到现代只有七百多卷留存并且大部分还存在于外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院。

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有一整套的《永乐大典》,整整22937卷,分装成了10095册,书籍满满占了整整六间大小的房屋。

这可是全世界最全最大的百科全书啊,大明永乐前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都在这套书中。

这套书几乎可以说是满载中国千年文明、文化的宝船,现在这艘船就在自己眼前了。而且负责看管和保护这份宝贵的这份宝藏的居然是自己的二哥林长圭,此时不把它弄到家里,当做家族的底蕴,还等待何时?

现在看到这本《永乐大典》,林夕觉的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个宝藏,

因为林长申、林长礁和林夕的谈话中露出的意思表示家里的封爵牵连了林长圭。

他们都认为这是翰林院最差没有之一的差事,林夕可是看到自己二哥给自己手抄的这几本永乐大典却觉得这是翰林院最好的差事了。

林夕送走了两位哥哥之后,打开后封面便是永乐大帝的一封诏书: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检索。朕想广泛采集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来统摄,以便考索,这样检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希望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来历代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在一书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看完诏书林夕不由的叹息了一声,据说这套《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用了数年时间,共有两万多朝臣、文书、儒学大佬参与编撰。

据说完成后,一百多位书法家用了六年时间才抄完一套副本!这么耗费心血的《永乐大典》竟然蒙尘了,放在翰林院中,并由一个七品的小官看守《永乐大典》,一个被遗忘的宝藏。林夕将这册书重新放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