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观历38(1 / 2)

魏先生坐在书案后像坐在书案前的林夕和魏云。讲着:“……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历史上确有夏历,而且它的影响力基于几千年后。在中国,最热闹的是除夕夜的辞旧岁。最让人充满期待的是新一年的正月初一。这个过春节的源头就在夏代。其标志乃是夏历。尽管夏历早已轶失。但它定下的种种规矩,却通过口口相传,通过其他一些古籍保存了下来。

据尔雅记载。年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的是比较晚的。在皇帝、帝尧、帝舜时期称“载”就是年的意思。到了夏代,称“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指的就是人的年龄。把年说成岁,可能与夏人重视以人为本有关吧。

到了商代,又改成“祀”。因为中国是慎终追远不忘本的国家。商人重鬼神,认为一年一祭祀是最大的事儿。因此。也就把年称为祀了。

到了周代,才正式有“年”这个称谓。但是过年也罢。祭祀也罢。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按立法定下来的规矩过日子。

古代农业社会是靠天吃饭。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天时地利。

夏代的农业较前取得长足发展,靠的就是当时有比较先进的历法。

正因为如此,夏历又被称为农历。有了这部立法,农业的丰收就有希望了。

夏代有许多与酒和饮酒相关的故事传说。这是当时农业有了相当发展的一个证明。农业的发展要求天文历法为之服务。天文历法的制定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夏历的制定和推行,证明了当时夏代的农业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可惜的是,夏历的全貌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而没有保存下来,所幸的是,它的精华保留在了现存的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一文中。

夏小正的文献价值是很高的。它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因此人们又习惯的把夏正带至夏令。

夏小正是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的全文总共只有400多字。

它的内容是按一年12个月的序列,分别记载每个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这些的依据主要是天象,天象中除北斗星的不同星象外,主要是月相。月有阴晴圆缺,人对月相的关注度是最大的。

每个月的时间概念来自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所谓月之朔望。朔是月运行到地和太阳之间,地上的人看不到月光的月亮。那是每月的初一,望是每月的15日。这时,人们能望到圆盘般的满月的月像。夏历最大的依据是月相的变化,由此来计时,计日,计月也计年。……”

这是魏先生正给林夕两人讲述《尚书》中的内容。

魏先生讲述完毕之后,给两人出了一道八股题,让两个人在一个时辰之内写一篇八股文。

魏先生自己拿着一支毛笔在一张纸上写字。林夕不用看都知道魏先生写的是什么内容,就是烟锁池塘柳。

林夕发现魏先生自从精力集中到这个对子上面之后。他的精神也好了,也不经常的和绝林老和尚坐在一起酗酒。

所以林夕决定不把那个下联告诉他,让魏先生自己慢慢对去吧。

关于粮城那些田地的事情也已经处理完毕了,和魏先生预料的一样就是那些地主看上了粮城的田地。那个大善人和县主簿来到粮城,和绝林老和尚与六伯商谈了三天,最后双方决定就以林夕列阵的那个小山坡为界。用山坡以北的310亩土地换取粮城西侧沿海的760亩土地。

林夕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感到非常意外。按魏先生的说法,应该是那些士绅想占便宜才对,怎么反而给粮城多了将近一倍的土地。

林长石听到林夕的疑问,冷笑道:“你以为那帮士绅那么好心肠。明天我带你去看看那700多亩土地,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第二天林长石带着林长见建、林夕、还有林长建的手下20多名家丁骑着马一路朝西而去。

路上遇到了丁家墩。山水屯。九山墩三个烟墩。在烟墩的周边,有四五户人家。每个烟墩大概有50多亩地。

林长石说:“这三个烟墩的150亩地就包括在那760多亩地内。原来都是军屯用地。后来粮城的人跑散之后,就被周围的乡绅占去了。在这里看守烟墩的军士就是原来留下来的,原来每个烟墩应该有12个人现在只有四五名火军。

一行人骑着马继续向前走。林夕被林长石抱在胸前和他同乘一匹马。其余20多人每人一匹战马。

林虎生和石元磊也来了,他们两个每人骑着一匹半大马,跟在林长石的身边,不时的纵马向前跑去。众人骑马走了大概有60多里的山路来到了一个叫羊山堡的地方。

林长石带着林夕和林长健来到了羊山堡堡看见了一个和静海堡规模一样大的屯堡。堡的门前还站着六个老人,他们穿着破烂的鸳鸯战袄,头上戴着竹笠手中拿着长矛,看见众人来了,连忙躬身施礼。这六名老军就是这个羊山堡的所有兵力。

按照标准,羊山堡最少要配有一百六十名军士。可是现在呢?只有区区六名老军这样的军堡如果海盗来犯的话,又有什么战斗力?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这六个人,他们还有家眷一共大概有70人左右,不过有一半儿是老弱靠种离堡墙不远的百十来亩地过活。

这些军户对林长石一行的到来持欢迎态度。老军激动的对林长石说:“终于有人来管我们,我们再也不用受那些乡绅的欺压了。”

当然,林夕也知道,这还不算是最惨的好歹还有人看着这个堡垒。在沿途经过的20多个烟墩中,只有三个有人驻守其余的都废弃了。眼前的种种,无不反映出卫所制度的衰败。

卫所制度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当时的赵国就已经出现了“以卒为卫,以舍为所”的军制,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屯兵”制度。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边防以及抵御匈奴入侵,便开始实行军屯制。

而到了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便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军府,由国家分给府兵田地。平时耕种训练,府兵交很少的税但战时要自备铠甲武器响应国家的征召,为国征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府兵制。

到了明朝时期,由于国家统一以及游牧民族之间相互征战不断加剧,为了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便对原先的军屯制进行了改革。

卫所制度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管理制度,并没有过多的政府职能。随着明王朝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渐开始拥有了作战、屯田、税收等诸多功能。

虽然明朝初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将其进行完善,但是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卫所制度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完善,并成为了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管理制度。

而羊山堡现在这个模样,林长石也是知道的,只是找了这些老军询问之后,先大致明白了整个羊山堡的情况。

然后就带着林夕等人在堡内正中央的百户官厅住了下来虽然羊山堡十分破败,但是官厅的建筑材料用的十分扎实。除了门窗有些破损,其余的地方居然还十分完好。可以看得到是经常有人打扫维护的。百户官厅分为前厅、后院,前厅办公,后院住人。

除此之外,羊山堡内原先建有军营、马铺等设施,但都是年久失修,损坏了很多。

第二天,林长石带着林夕和林长建巡视了羊山堡所属的土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