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历_分节阅读_第326节(1 / 2)

  这其实是公论,司马家族得位其实不正,大世家们个个门清,不过这也是他们所乐见,不如此,世家何以繁荣昌盛?不如此,晋朝南渡时,司马皇帝何以说出马与王,共天下的话语来?

  或许世家们唯一没想到的是,司马皇室连炎黄苗裔的山河都败光了,到得如今,苟且南方,世家子弟也不是个个都贪图享乐,枉顾事实,也有不少世家子弟不忘北伐,比如他们这群人就是其中之一,不然也不可能到这北方来。

  昊就继续说道:“所以说,其实你们都是汉人,族群未变,只是换了一个称呼,对吧?”

  那谢氏子弟就正色抱拳道:“吾等是晋人。”

  这样的掩耳盗铃,昊根本不去理会,他只是默默的思索了半响道:“我问你们,你们觉得为什么汉朝时,你们的祖先可以压着异族打,将他们打成了狗一般,为什么到了晋朝,你们就被赶到了南方,北方的汉人几乎要被杀绝,甚至还被这些异族称为两脚羊,温顺,吃食,同样的族群,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几名青年都是呐呐,有说是三国末年,十室九空,有说晋朝初年,各地反叛,有说中了异族的奸计,各种说辞都有,而昊却是摇头,只是他也不说,反倒是让这些青年们心里发痒。

  其实各大世家,还有司马皇室从南方逃难到这北方来,他们也是反思过当初的情况,但是这就没个定论了,虽然各大世家更多认为是司马皇室的锅,这个皇室比之刘汉差远了,甚至比之曹魏都差了许多,要不是各大世家需要一个名义上的共主来维持平衡,这个皇室其实早就被轮换不知道多少次了。

  不过毕竟是共主,为尊者讳,还是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直接说这是司马皇室的锅,虽然他们心里基本都是如此在想。

  而昊所想的却要多了许多,他并不觉得是单纯的个人,或者类似贵族一样的势力导致了汉人的没落,这种没落是整体的,是从文明,从政权,从军事,从人口等多方面的逐渐演变,是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一种进程。

  同时,昊也对自己这次同位体穿越而来的目的有了一些明悟,要获得汉人的精神,龙脉,大运这三者,看起来并不是简单的打败谁,光复什么这么简单,这需要从文明,从血性,从国家这三者层面来同时进行,那这消耗的时间就太久了,至少都是以十年来计算,昊可没有这么多时间消耗在这里。

  “所以了,徐文是其一,其二就是以血洗血,用鲜血来灌溉精神与文明,其三则是……”

  昊看向了谢氏青年等人,熟视良久,他忽然问道:“你们要来当我的臣属吗?”

  昊这话说出口后,正在服侍几名青年的仆从们顿时都怒目看向了昊,相反,这几名青年却是彼此对望,都是沉默,然后数秒后,那谢氏青年忽然哈哈一笑,洒脱的一卷长袖,整了整自己的仪容,然后正色对着昊拜下道:“谢安,谢文华,拜见主公。”

  另几名青年也是同样庄重神色,对着昊拜了下来。

  (……这也是汉之风骨了吧?果然与英所说相同,华夏苗裔吗?史,文化,大气,血统,精神,还有这风骨……这晋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行,就按照英对我说的那些汉家情形来应对好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汉家风华的继承人,以及汉家未来的开拓者,不如此,我也没法获得汉人的精神,龙脉,大运。)

  昊点了点头,他脑海里的汉帝国信息框架已经逐渐成形,当下他就直接对着谢安道:“当下异族食人,汉家衣冠破碎,文华可有教我?”

  这些都是英给昊提到过的汉家君臣的对话格式,当下昊就直接这么说来,谢安,以及他周边的几名青年闻言后,表情与眉毛都舒展开了,这才是他们熟悉的对话与过场,谢安立刻低身向前问道:“敢问主公,可是刘姓?”

  昊面露迟疑,但还是说道:“我名天……不过有祖据。”

  这是汉家的说话格式,全部意思是有祖先名为据,谢安顿时露出诡异表情,几名青年也都是如此,他们都是大世家子弟,史书肯定都是熟读,汉朝相隔也不远,皇家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听到昊口口声声都是汉家汉家的,再听到据这个字,旁边的一个青年就低声嘀咕道:“莫不是戾太子?”

  谢安立刻咳嗽了一声,再次问道:“主公此话当真?”

  昊就点头,叹了口气却不说话,而这番做派立刻就在这几名青年脑海里脑补出了好多个答案来。

  事实上,攀附刘汉血统的人,在这个时代里多了去,特别是从北方而来的外族更是如此,不过攀附戾太子后代的却是一个都无,因为戾太子的名声本就不好,戾字是刘据的谥号,其实是中性偏贬义,而在几名青年的想法中,昊攀附那个刘汉血统都有可能,而攀附上了刘据,这反倒是让他们产生了昊所说为真的感觉。

  想到这里,几个青年都有些兴奋了起来,其实他们拜昊为主公还真是迫不得已,所谓识时务者,他们可是亲眼看到昊单手捏爆了一个人的脑袋,在他们的意识里,昊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刚刚问他们是否归附,其实都已经算是最后的通牒了,归附就可以活下去,不归附就去死的意思,所以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活命的选择题罢了。

  反倒是昊若真是有刘汉皇室血统,那他们的归附才真有了意义,再加上昊出现后所表现的实力,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与那传说中的战神徐文相当,这就是在这乱世安身立命之本啊,再怎么样都可以成为一方诸侯,再之后,昊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军事(随口军制),天时(计算时间),地理(山地树木水源),人和(管理才能),光是这些就是大才了,现在又知道昊有刘汉皇室血统,一时间,几个青年都有些荒谬的想法,明明只是迫不得已,现在看来,仿佛是抽到王牌一般。

  谢安感觉有些气血上涌,他强压下心中的兴奋,就恭敬的对昊说道:“主公,此处为彭城郡周边,正处于X族赵国境内,之前主公击散的部队是杂胡,但其中也有国人……”

  昊看向了谢安,谢安浑身一激灵,就说道:“但也有X族在其中为长官,他们定会将主公的消息带回都城,之后,X族大军旦夕即至,主公不可在此久留啊。”

  昊不置可否,只是问道:“那该去往何处?”

  谢安立刻道:“向南,去往徐州!徐州处,铁血汉军正与我……与晋朝朝廷大军交战,虽是乱地,但是X族慑于徐文之威,却也不敢随意踏边,而且那里两军犬齿交错,正是纵横之处,可于此处转移,再去往别处。”

  昊看向了其余几名青年,其余几名青年也都是大点其头,显然他们都以谢安为首。

  去见徐文,至少知道徐文的生死,同时对于徐文旗下的铁血汉军昊也是有想法的,这些都是之后的既定事项,不过却不是现在,昊就摇头,他看向了远处的平原道:“不,就在这里,先将这群难民休养生息,然后……”

  “等着名为X的异族来,我要杀光来袭的异族,垒京观,以警异族,告诉他们……”

  “汉人回来了!”

第三十二章 :训练打算

  投靠昊的世家子弟一共四人,以谢安为首,其余分别是清河崔氏子弟石,太原温氏子弟祈,颍川庾氏子弟申,一共四人,当然了,之前昊所杀的那个宣慰什么的也是世家子弟,不过已经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这些世家子弟们可是现实无比。

  另一个现实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一与昊确认了主臣关系后,立刻就主动代入了自己的角色,谢安之前提出的转移计划就是其表现之一,而在会谈之后,昊就跑去指导营地的具体安排去了,这四名青年则依然坐在这里品酒,同时还在各自对话着。

  “文华兄,就这样了吗?”庾申喝了一口酒,忽然间说道。

  其余人都停下了话语声,转头看向了谢安,而谢安不紧不慢的优雅拿起酒杯,却也没喝,只是看着远方劳作的人群,半响后他洒脱一笑道:“诸君,我们来这北方,又是所为何事?”

  包括庾申在内的三人都是默然,但是他们的表情都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谢安就继续说道:“虽然我们自己都是讳言,但实际上朝廷和我们都是偏安南方,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苟且偷生,华夏山河破碎,吾等以及吾等的祖辈都有罪啊,我们都是各自家族的异类,所思所想都是北伐,都是还吾族河山,但是结果如何?在我们家族,在官场上,在朝廷中,我们都被排挤,这次来这北方,要不是一腔热血,我们何至于来此?”

  三人都是默默点头,各自拿起酒杯喝下酒液,崔石就叹息着道:“说实话,当初徐文出世,打败X族,又夺徐州,更是整军出击,虽然不尊正统,但是我们这些异类心中何尝没有燃起一丝希望?之前不是有好几个人去投奔徐文了吗?可是结果呢?那徐文已经疯了,根本不理会吾等世家的善意,说什么打土豪,分田地,人人平等什么的,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从我们的调查来看,他自己都是世家子弟,虽然是寒族,但是居然出了这么一个疯子,这才断绝了我们的念想啊。”

  温祈也接着说道:“是,入华夏者,华夏之,他这思想,是想要断了我们文化的根啊,与那异族无疑了,但是主公却不同。”

  “没错。”

  其余三人都是开口附和,这点倒是他们全部人的共识了。

  谢安将酒杯里的酒液喝下,然后满足的吐了口气道:“主公自是不同,这还真是天降之才啊,年龄这么小,可能连弱冠都还没有,却有着这大才,而且主公也是尊卑分明,这点就与那徐文大大的不同了,既有万夫不当之勇,又知天时地利人和,更有成大事之心,这样的主公不正是我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吗?”

  几人又都是点头,其实光从才来说还是无妨,因为他们都是世家子弟,所以对于才能的作用才更是清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有天大的才能,若无施展的环境,那再大才能都是枉然,这就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相同,白白蹉跎到老而已。

  相比于这些,昊所展现出来的个人武力反倒是最为重要的,诚然,普通的个人武力,比如猛将,勇士之类根本不值一提,在徐文出现之前,真实战场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百人敌,任凭你再是猛将,便是古之恶来,楚之霸王,三国吕布,数百训练有素,死战不退的死士就可以围杀了,甚至数百可能都不需要,几十上百之数就可以,人就是人,所谓的猛将更多是带领军队之上。

  但是徐文的出现颠覆了一切,这是他们都知道的真实记录,不知道多少家族饲养的死士亲自看过,亲自确认,徐文的个人武力破开了一切障碍,这是这个世界上真实出现的唯一万夫不当之勇,不是形容词,而是事实,徐文一个人在战场上,一马一枪一人,就可以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匹敌一万人,纵横战场,至今未败。

  初时听到徐文的战力时,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但是在真实面前,在无数次的确认面前,这种真实的万夫不当之勇出现在眼前时,那种震撼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当初有许多世家子弟去投靠了徐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