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钻刀立誓17(2 / 2)

扬百万王师之威武,势如破竹,收山河九郡之故土,易如反掌,悉免涂炭之苦,咸袭中原衣冠。

兵气撼雁门之北,教令行沙漠之中,建社稷不朽之鸿图,奋祖宗未雪之耻辱,凭借众卿之妙策,终建收复之殊功”。

不料蔡攸不愿在外任职,极力推辞,苦苦哀求徽宗,并举荐王安中自代,说王安中是河朔地区的人,生长在北方,熟悉北方事务,王黼也认为王安中有才干,遂除授王安中为节度使,命他宣抚河北燕山地区。

王安中启程时,徽宗将内府中的金玉器皿、文房古玩大量赏赐给他,命他到燕京后铺陈罗列,摆设于州府中,以便向夷狄夸耀。

礼遇之隆重,一时无两。王黼独自为王安中践行,赠诗勉励,并约定将来回朝除授为丞相。

…………༺࿈༻…………

二十八日,金人国信使副勃堇甯术割【注:甯术割,又译为银术可,金国宗室】、耶律度刺、计议使撒卢母持誓书来立誓,并索求金兵攻取西京的赏赐。

赵良嗣《燕云奉使录》:赵良嗣辞别金主,走出馆驿。

金主又遣高庆裔来商论:“甯术割系北朝皇帝最亲任的近臣,权力最大,现职掌军国大事,又担任西路等处的都统使,曾经打败过夏国,所以皇帝特意遣他来到贵朝,不要如对待寻常使者一样那么疏忽,以免伤了两朝和气,致生嫌隙,使数年来两朝使臣的千言万语付之东流,请求贵朝依照契丹旧例相待。

至于商量有关事宜,他可以独自裁决。另外两朝盟誓,务必长期坚持,请贵国皇帝依照我朝所拟誓草立誓。”

…………༺࿈༻…………

三月一日,金人甯术割等人进京,五日,入见于崇政殿。

《燕云奉使录》:五日,甯术割等人上殿。

皇上命黄晌传旨:“卿等出发之日,大金皇帝安乐否?多年计议之事,一切了结,信誓已定,从此共享太平”。

甯术割奏称:“来时本国皇帝命我等奏知大宋皇帝,公事商议已定,不要节外生枝就好”。

徽宗又令黄晌谕旨:“朝廷大信既定,岂有变更之理?”命照例前往王黼的府第商议,出示国书与誓书。

读毕,甯术割又说:“己许与了西京,要绿矾二千栲栳【注:绿矾,学名七水硫酸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铁盐与医药。栲栳,用柳条编成形似斗的容器,又叫笆斗】。

又士卒攻取西京辛劳,请求赏赐”,王黼都应允了。

徽宗因甯术割屡次要求赏赐花宴【注:花宴,宋代的国宴】,下诏特赏春宴【注:宋朝国宴包括春秋大宴、圣节大宴和饮福大宴。

是规模宏大、陈设华美、礼仪繁杂、人员众多的大型宴饮活动,对于参与的外国使臣而言是一种最高礼遇】。

…………༺࿈༻…………

甯术割在集英殿告辞,跪请朝廷赏赐金帛的数目,徽宗命黄晌传谕赏与二十万两。

甯术割认为赏赐太少,再三请求增添,徽宗不许,遂启程回国。

《茆斋自叙》:三月一日,使人至馆驿。

初五日,上朝奏事,皇上问:“金人为何要增添这么多岁币?又为何要起发燕京人民?”

赵良嗣答以女真生性贪暴,唯利是图。

马扩奏称:“是本朝兵威不立之故”。

周武仲说:“赖陛下圣德,阿骨打诚心信服,不然,边患岂易估量?”

徽宗说:“女真贪暴,劫掠财物人民,比黄巢有过之而无不及,盟誓岂可保长久?然而金人既然进关抢先占据了燕京,朕恐怕留下後患,故不惜增添岁币以引诱他们,且解目前之危。

如今女真既然答应连同山後地区都交还,也足见其尚有诚意通好,这都是卿等的功劳”。

赵良嗣说:“计议山後地区,马扩功劳最多”。

徽宗说:“据说马扩知书达理”。

赵良嗣说:“马扩出身武举”。

我奏道:“臣忝与嘉王【注:嘉王赵楷,宋徽宗赵佶第三子,政和八年,经科举考试考中状元】同榜,久受陛下教育”。

当晚奉御笔特除马扩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兼阁门宣赞舍人。

…………༺࿈༻…………

吏部侍郎卢益假工部尚书,与赵良嗣为奉使大金国信使,持誓书立誓并计议交割燕山云中的确日期。

…………༺࿈༻…………

十八日,赵良嗣、卢益到达燕山,金朝遣阿骨打之弟韶瓦郎君、高庆裔来责难,指责誓书字体、邀取逃亡至我朝的职官人户等事。

《燕云奉使录》:

赵良嗣至涿州,韶瓦郎君与高庆裔来,指摘誓草中有五个字不妥当,“常年”与“每年”重复,要求退换誓书,另外大金所取燕京人口不足,不许我军过界。

赵良嗣奏闻朝廷,徽宗重新改定誓书,差李靖、刘嗣卿送至金军寨门,手执朝笏跪捧国书,来到金主帐前,问大金皇帝圣躬万福。

金人传问誓书中“常年”与“每年”重叠以及催取人户,卢益等人答道:“我朝誓书是根据贵朝的誓草誊抄拟定,并无增减。

贵朝所索要的人户,宣抚司正在催促,事定后立即发遣过来”。

杨璞、高庆裔来传达粘罕的意见,斥责誓书中字体连笔不严谨。

卢益等人答道:“国书向来由司笔官员撰写,拘于体例,自然没有连笔,而今这道国书是皇上亲手御笔书写,这是尊崇大国之意

【注:此处宋徽宗可能用瘦金体书写誓书,瘦金体是徽宗独创的一种字体,是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笔迹瘦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因带有行书的一些特点,故比正楷较多连笔】”。

高庆裔说:“誓书有不提空【注:提空,书信在提及对方时换行另写以示尊敬的一种文书格式】与连笔的问题,必须退换”。

卢益说:“此件誓书,在京城已经换了两次,到达涿州后,又换一次,两国平等往来,岂有此理?”

高庆裔说:“誓书要流传万世,贵国皇帝亲自书写固然是厚意,但如果是为了表示相互尊重,两朝书状往还,以真楷【注:真楷即正楷】书写才是”。

又说:“誓书字迹的问题暂且不论,誓书中载明两朝边界逃亡人员彼此不得允许其停留,而今我朝索取逃往贵朝的人户,却一味推辞说未见到,不肯发遣,岂不是违背盟誓?贵国连老天都不怕,还要誓书作什么?

况且近来有燕京官员赵温信、李处能、王硕儒、韩仿等人越境南窜,还有张轸携带我朝的银牌【注:金朝为了保证出使使臣能够顺利完成使命,采用“信牌”制度,有金、银、木三种材质的信牌】越过边界逃往南朝,必须将这些人交还”。

赵良嗣欲申谕宣抚司请求遣返以上数人,卢益与马扩不同意,说道:“这几人听说已到达京师,如果全部遣返,不但会令燕人失望,也会使这些人衔恨,必定会将我国虚实告诉金人,绝非小事。

况且现在已是四月,金人难以久留,何妨不予交还?何必对金人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即使遣返,金人得寸进尺,如何得了?”

金人移文往来辨论,久而未决,卢益与金人力争,兀室说:“两朝誓书中载明‘不纳叛亡’,如今贵朝已经违誓”。

卢益答道:“且不说这些人并不在我朝,即使有这事,也是在立誓之前发生的,我朝已经依从了贵朝所有要求,对这几个人,怎么会吝惜?

只是其中有些人变更姓名,或逃到远方,或藏匿于山谷,或逃往夏国,贵朝怎能强行要求全部取还?”

兀室说:“这些人贵朝推托说没见到,也找不到,难道说郭药师与董庞儿这两个名闻遐迩的人,莫非也未见到?贵朝只要将这两人送来就行了”。

马扩答道:“郭药师、董庞儿是契丹朝投降过来的,与贵朝有何相干?如此说来,数十年前的事,怎么可能套在誓书中?没完没了,那里有尽头?”

约定交割燕京那天,兀室说:“只因所取人户不足,所以还没有确定交割日期”。

赵良嗣说:“本朝向来事事迁就,无不委曲求全,然而我每一次过来,贵朝总是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应当以大事为重,不可因小节妨碍大事,事关两朝利害,尤为重大。

从前两朝越海计议,虽然没有立誓,天地神明分明临察,两朝应各存信义,睦邻友好,亲同一家才是,还宜三思”。

兀室与杨璞等人起立,说:“奉到圣旨:

朕因天地神明眷佑,据有辽国,所有涿、易两州都属于燕地,如果不将所有民户发遣来,请贵朝撤回涿、易两州的兵马。

朕欲率军马前去巡边,恐怕两军相见,发生不测,请使副从速告辞,前往宣抚司,催促发遣民户”。

…………༺࿈༻…………

四月二日,金国遣撒卢母、杨天寿同赵良嗣赴宣抚司,索取投奔我朝的辽朝官员,宣抚司将赵温信交与金人。

赵良嗣同撒卢母等人往雄州取逃往我国的契丹大臣,途中,撒卢母等人说:“两国计议大事,已经十有八九,只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防碍”。

赵良嗣说:“如果张轸、赵温信、韩仿等人果然到了本朝,我必定知道,如今确实不知道,怎么办?”

杨璞暗示赵良嗣,只需要抓拿到一两个重要人员前来便可交差。

赵良嗣到达宣抚司后,转述杨璞的话,宣抚司颇感为难,恐怕遣返赵温信后,金人得寸进尺,赵良嗣再三请求,宣抚司遂差人去捉拿赵温信。

…………༺࿈༻…………

初五日,赵温信被押到,长跪求饶。

赵良嗣安慰赵温信:“我朝本不愿遣返大人,然而金国一定要借口用兵,大丈夫生死有道,生也是为了人民,死也是为了人民,借大人一身以解两国之兵,功德也不浅”,相对哭泣,遂将赵温信交付给金人。

《茆斋自叙》:我与卢益等人在涿州停留了十天,等候宣抚司发到赏军银绢三十万匹两,才出发至燕京。

金人差撒卢母同赵良嗣往雄州宣抚司取人。七天后,缚回赵温信,粘罕为之释绑,赦免其罪。

…………༺࿈༻…………

七日,金人得到赵温信后,遂交割赏军银绢,并议定交割燕山的日期,再遣使持文书来借粮米十万石。

马扩等人告辞,金主说:“卿等回去,传语皇帝,天气炎热,善保圣体。

如今我军在两处驻扎,讨伐夔离不与天祚帝,与你朝划定疆土,欲借米粮十万石,搬送至檀州、归化两地”。

马扩等人因问交割燕京的日期,金主说:“十一日先令贵朝交割的官员过来,兵马只可以在泸沟河南岸扎寨,等待几天,得到我军命令方可过河”。

金主又对马扩等人说:“到京之日,转告大宋皇帝,盟誓已立,各自恪守信约,永保万世太平,”马扩等人遂告辞。

…………༺࿈༻…………

十一日,卢益、赵良嗣陪同金国使臣杨璞持誓书来。

《茆斋自叙》:十一日告辞,阿骨打坐在从契丹劫得的行宫中,契丹教坊乐工在宫前排列,大设花宴,契丹降臣左企弓等人依次捧觞祝寿。

当时阿骨打面露病容,对卢益等人说:“南朝的大事,由你们几个使者商量定了,功劳不小,来日好回去交差”,以杨璞为报聘使,允许于四月十四日交割燕山及山後地区。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