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求追读)39(1 / 2)

礼部官员洋洋洒洒说着最后两个年号的来历,交由朱见深做决定。

朱见深听完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虽然你们给了朕四个年号,但是能选的只有一个!”

“永昌这个年号,不仅仅是东晋司马睿的年号,他的老祖宗是司马懿!更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唐睿宗一点实权都没有!”

朱见深别提有多生气了。

礼部的官员也不知道是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昏了头,竟然用永昌作为他的年号。

历史上,但凡用永昌作为年号的,哪有一个英明神武的主儿?

暂且不说司马睿和唐睿宗,就说永昌这个年号。

大明末期,闯王李自成就用的永昌作为年号。

现如今还是明朝中期呢,用李自成的年号算怎么回事?

真是晦气!

“礼部哪个官员想出来让朕用这个年号,拖出去,打二十大板!”

朱见深猛地站起身,大袖一甩,怒喝出声,而后在身旁宦官的声音中,宣布此次朝会到此结束。

朱见深非常的生气,即便已经回到处理奏折的大殿内,他依旧气的半晌沉不下心批阅奏折。

本来以为朱祁镇走了之后,自己就能大展拳脚,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尽快恢复大明国力,让大明变的越来越好。

如今看来,主少国疑。

虽然自己已经继承了皇帝帝位,但还是那句话,岁数太小了,大多数人都没把自己当回事。

看来自己接下来得尽快掌握军权。

只有拿到军权,就不怕朝堂上某些有心人翻江倒海。

朱见深对于朝堂一些官员的了解,完全来源于历史,本来以为依靠历史先知的身份,足以解决。

看来是自己想的太过天真了。

现在他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做不到整个朝堂一人说了算,但是恶心恶心皇帝还是可以的。

朱见深知道,越是这种情况,自己越不能放松警惕。

“宣太傅朱勇,太师胡濙,太保于谦,一同前来为朕讲课,传道受业。”

接下来的时日里,朱见深便开始了勤学苦练的日子。

每日用十个时辰用来听三位老师讲解军政经验,四书五经,以及听于谦解释每日朝政所需批阅的奏折。

看似很多奏折都需要朱见深亲自批阅,但是真实的情况却不是如此,大多数都是朱见深看完奏折之后,于谦站在旁边进行解释,分析利弊后,由朱见深做决定,盖印批红。

偶尔于谦和胡濙也会吵得脸红脖子粗。

只有涉及到军政大事时,成国公朱勇才会站出来拍板决定。

……

成化元年的第一道圣旨。

便是着升于谦为首辅,胡濙为次辅。

同时左副都御史罗亨信,右副都御使卢睿,国子监祭酒陈敬宗,兵部侍郎苗衷,吏部尚书魏骥,全部被朱见深批准致仕。

这些人都是朱祁镇在任时提拔的官员,自然不会被朱见深所容忍,干脆大笔一挥,全部告老还乡吧!

同时提拔了大量年轻官员上任,为大明朝堂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一年,朱见深经常收到地方官员递上来的奏折。

某地官员:“陛下您好吗?”

朱见深:“朕很好。”

……

成化二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第二日,也就是正月十六。

在朱见深的强烈要求下,石亨被外派到边疆做了将军。

自此,夺门之变的三个主谋中,徐有贞被赐死,石亨被外派,只剩下曹吉祥这个太监待在宫内。

农历四月。

苗族地区官员:禀告皇上,这里有个妇人拾金不昧。

朱见深:已读(这点破事也发奏折?)

四月十一。

因京城官店塌房多为贵戚近侍所有,兵科都给事中叶盛奏陈:“贵近勋戚,高爵厚禄,而又侵利于国,贻害于民。乞将在京官店塌房尽数勘实,籍记在官,按季收钞,以资军饷。”

朱见深在奏折上回复了一个字:“准。”

十月。

苗族地区官员:“陛下,不好啦,朱徽煠朱徽焟举兵造反了!您还好吗?”

朱见深:你把向朕请安的折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面,欠收拾吗?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