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杏花台23(1 / 2)

  哪里来的乐声呢?这一路走来,并未看到乐师啊......

  不对,采邑“啊”的一声叫出来,她看到了,就在自己藏身的这条小巷的屋顶上,蜷着条白色的影子,他盘腿坐着,双手合抱一只竽。不止这一个,街两边的屋顶上, 不知有多少条影子,或坐或立,或抱鼓或抚琴,合奏出仙乐飘飘,声声不歇。

  似是听到采邑的声音,那白影也调转双目,直溜溜地看她,眼睛黑得仿佛要射出光来。采邑被他这么盯住,只觉心口发紧,几乎要干呕出声,可就在这时,那白影却将竽贴至唇边,冲着采邑的方向吹响了。

  采邑听那乐声,心中先是震荡不止,倏而却静了下来,脑海里空荡荡一片,什么都没有,万事万物都化成了片片斑白,再慢慢融成一体,仿佛被冰雪覆盖。

  只有那竽声,忽近忽远,虚虚实实,朝她扑过来,就像一阵从不知名的远方吹过来的风。

  采邑站直身子朝巷外走去,脚步迈出的前一刻,膝盖痛得锥心,激起她脑中一瞬的清明,忆起昨日父亲临走前的叮咛:明日,你们万万不可踏出家门一步。

  父亲是王的相礼之官,公主的丧典便是他一手承办,他不能说出王的秘密,只能以这种方式提醒家中的孩子。

  只是,她和展尚谁都没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

  现在她明白了:今日哪有什么使者朝贺、胡商进城,今日,分明就是公主入殓的日子。这些屋顶上的乐人们,各个身披麻衣,白得仿若今早才飘起的柳絮。而他们吹奏的乐曲,高亢中也不见欢快,处处皆是凄悲之意,不是哀乐,又是什么?

  只可惜这醒悟来得太迟,采邑蹒跚着,身不由己地跌入人群,如一片枯叶被凄风裹挟,飘向城门。

  不知多少人聚集在了这里,黑黑地压了一片,尽头处,有白幡千余,被风吹得猎猎。白幡之上,百余只仙鹤漫舞,或高或低,却在人群奔涌而至的那一刻,如早开的芦花,绵软地、慢悠悠地落了下来。

  白鹤落脚的地方是一座大冢,“凸”字形,东西向,四角有隍壕围护,看不清其真貌。

  可这里不是王为自己修建的离宫吗?唤做杏花台,国中无人不晓,只是这座大殿从修缮时起,便用隍壕圈住,所以从未有人窥见其架构。

  采邑手心冷汗涔涔:杏花台,哪里是离宫,分明就是一座坟冢,王为自己最心爱的小女儿修建的坟冢。滕玉公主平生最爱杏花煮酒,江湖悠悠,她的父王便在她死后修了一座杏花台,寄托哀思,痛抒悔意......

  只是,他们这些人是什么?生殉吗?

  “孤要为她修一座大大的殿宇,可公主孤零零一人难免寂寞,多送些人下去陪她吧......”

  采邑仿佛听到王冰冷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她很想哭,泪水却堵在喉咙,无法抒发,抬眼,却见夕阳的光从门洞里洒出来,熨热了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