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进程148(2 / 2)

……

金州兰芳陆军解除巨港之围后,另一边经过漫长的航行,在规避了沿途的各殖民地的港口探查和海上拦截,来自的奥匈帝国的商船于1895年5月27日抵达坤甸港。但很快就在引导船的带领下秘密进入了坤甸造船厂。

“终于到家了!”黄孝链感慨道。

“谢天谢地,终于将这批货物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我可不愿意来这片危险的海域!不过上帝是眷顾我们的。”巴洛·赫尔普曼抱怨道。

在经过拉克大夫海域时,不幸碰上了皇家海军的运输舰队。好在有惊无险的躲过了对方的询问,不过随着奥匈商船的到来,也给兰芳带来了英印陆军的最新动态。

“不要抱怨了,卸货的事情就交给这里的工人吧。我的朋友我们下船喝一杯如何?”

“哦,那太好了,枯燥的航行总是需要美酒相伴。”

在黄孝链安排下随船的人员都被安排在了指定区域消费,而船上的货物和一批特殊的乘客在程广云的协调下迅速下船。

“没有想到在东方也有如此规模的造船厂。程,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工作的地点吗?”随船而的工程师帕迪·迪耶夫问到。

“是的迪耶夫先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里从前只能维修或造一下老旧的木质船舶,到现在的成熟的蒸汽船舶及铁甲舰的建造;这里也是我们的三大军舰制造厂之一。请看对面那个最大的船坞了吗?那就是我们正在建造的军舰船体。”

顺着程广云的指引,只见远处船台上一艘已经完成大部分建造的船体映入眼帘。

“看样子这是一艘7000吨级以上的大型军舰!”

“是的,准确来说是9000吨。这是我们独立建造的最大吨位船只,在没有安装火炮前那就是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空壳。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你们的到来,我们的大口径火炮事业肯定会有质的飞越。当然现在这一艘军舰只能用随船而来的240mm火炮了。”

“小船扛大炮,这些能吃得消吗?”

“没有可靠的舰炮,我们又能怎么样。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先解决有无,后解决验证等问题。至于质量这一切只能交给战场来验证了,毕竟我们都没有什么经验。”程广云无奈的说道。

这是兰芳级袖珍战列舰系列,设计航速为23节,实际因为蒸汽轮机的设计比不过现在大英帝国,性能有所下降只有18节。对于一直没有合格的火炮上舰,现在采购的回来的舰炮刚好派上了用场。

“程工你好,我是兰芳工业集团坤甸造船厂技术顾问江中凡,上面派我来与你对接。”

“你好,江顾问这是清单请你确认后签字回执,本次攻击运输有3座炮塔三联装炮塔和12门备用舰炮。”

“太好了,有了这些舰炮。我们就能加快进度让我们的舰船提前下水。”江中凡激动的说道。

对于兰芳共和国海军来说,不是不能造船,但对于舰炮来说却是個大问题。小口径陆军火炮上舰去对付皇家海军军舰厚重装甲,是十分吃力的。因此自研舰炮的进度一直是被扯后腿的存在,好在此时采购的舰炮只是做为过渡阶段。等兰芳自己吃透了舰炮工艺,到时候不仅仅是对于海军实力有巨大提升,更是对陆军火炮技术也将是有质的进飞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