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开发辽东208(2 / 2)

“奴才觉得,我大清或许可以效仿当年太宗之旧例,对朝鲜用兵。”

<divcss=&ot;ntentadv&ot;>“一是可以掠夺朝鲜人口,以做开发辽东之用。”

“二则是可以劫掠财货,以填补朝廷的财政缺口。”

“三是可以借此来锻炼一下我大清的八旗新军,检验一下我大清整肃武备的成果。”

“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对我大清实在有利。”

乾隆闻言,忍不住面露思索之色。

片刻之后点头说道。

“此言有理。”

至于说朝鲜是我大清藩属,无故对藩属国动兵,是不是会招致非议?

这点我大清是不在乎的!

笑话,我大清什么时候要过脸了!

再说了,朝鲜本来也不干净。

朝鲜人在边境上侵占我大清领土所搞的那些小动作,在汉城修的用于祭奠前明万历,崇祯等皇帝的大报坛,以及朝鲜上下对前明的怀念……

我大清心中也都是有数的!

之前之所以不动朝鲜,只是懒得搭理他。

现在我大清准备要动朝鲜了,这些便都是现成的借口。

“诸位卿家觉得我大清该任谁为将,负责朝鲜战事。”

乾隆开口询问道。

不同于和大明的战事,都是苦活儿累活儿,大家对此都是能躲则躲。

可打朝鲜的战事,摆明了就是捞取功劳的好机会!

朝中上下肯定不会放过!

众人见此,对视一眼都开始推荐自己看好的人选。

和珅推荐了自己的弟弟和林,李侍尧推荐了自己的侄儿李从,于敏忠则是推荐了朝中的一员汉将,是为老将岳钟琪的长子岳睿。

乾隆思索一阵之后,全部应许了下来。

包括岳睿!

岳睿虽然是一个汉人,但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岳钟琪,在康雍乾三朝都屡立战功。

为大清平西北,定高原,镇压叛乱,可谓是劳苦功高。

死后被乾隆追谥为襄勒!

算是大清的老将之一,对大清绝对忠心耿耿。

乾隆如果连岳钟琪的儿子都信不过,那朝中的汉人他还有几个能信得过的?

一但朝中的汉员都和大清离心离德,那大清的天下可就真的要完了。

所以,既然于敏忠提出来了,那乾隆就必须得重用岳睿,以表明自己对朝中汉臣依旧信任。

不会因为南方战事不利,因为明贼崛起而薄待汉臣!

越是这种时候,乾隆就越得稳住朝中的汉臣才行。

而主将,乾隆则是点了现在的黑龙江将军福康安。

之前福隆安虽然兵败韶关,但乾隆对富察家却依旧信重。

福康安的黑龙江将军并没有被撸掉。

这次对朝鲜的战事,乾隆也是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福康安。

至于说原因嘛,懂得都懂!

对于自己的这个“私生子”,乾隆还是信得过的。

关于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事情,野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

不一定是真的!

但是,从福康安是满清在三藩之后,唯一一个活着的时候被进封为异姓王的事情来看,这件事的可能性不小。

否则的话,凭什么功劳比他大的多的阿桂,岳钟琪,明瑞,以及福康安名义上的老爹傅恒都没能封王,就福康安封王了?

僧格林沁那个不算,僧格林沁的王爵是因为他是科尔沁部的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

然后才能承袭札萨克郡王的爵位!

也就是说,僧格林沁的王爵其实是继承来的,而不是军功拼出来的。

而福康安他爹可不是王爷,他家祖上也没个王爷。

所以,福康安的这个王爵是怎么来的,就很值得推敲了。

……

京城,八大胡同!

由于这段时间乾隆狠抓八旗的操练,以至于敢偷女干耍滑的旗人是越来越少。

以至于,最近八大胡同的生意明显寡淡了许多。

但丰味楼在换了一个东家之后,生意却是变得更为火爆。

“牛掌柜,今天爷要在你们丰味楼招待贵客看,来一桌你们丰味楼的招牌菜,再来几坛子贵州的茅台酒。”

穿着锦衣,腰间悬着一枚玉佩,行走间颇有派头的常威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丰味楼的大门。

一进门,便开口招呼道。

“今个儿好酒好菜都给爷往上端。”

牛掌柜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常爷您请,楼上请,二楼的雅间一直给您留着呢!”

“我这就命人给您备菜!”

常威可是丰味楼的熟客了,几乎每旬都要来一次,牛掌柜对他很是熟悉。

甚至专门给他留了个雅间!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