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粮食就是军心(2 / 2)

否则的话,明军现在所面临的粮食问题只会更加的严重。

朱靖垵闻言,也是忍不住蹙眉,开口询问道。

“那父王的意思是?”

朱简灼开口说道。

“缩减一部分给军队的口粮供给,以此来减少粮食的消耗。”

“太子觉得如何?”

粮食不够了怎么办?

无非也就是开源节流这两种方法。

现在明军龟缩于大山中练兵,想开源也没地方开,在朱简灼看来,他们也只能是在节流上动动脑筋了。

朱靖垵闻言,却是摇头道。

“父亲,军队的粮食供给绝不能减。”

“我大明现在蛰伏于大山之中,暂时只能勉强自保,而清廷势大,国势日隆,一点也没有要丢掉天下的意思。”

“现在我们和底下人说什么大义,说什么家国天下,全部都是虚的。”

“现在我大明能稳住军心,靠的就是能让底下的将士们吃饱饭,以及真金白银的赏赐。”

“一但缩减了粮食供应,儿臣怕军心会散啊。”

朱靖垵说罢,朱简灼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儿子所言是对的。

能不能吃饱饭,真的是军心所系。

片刻之后,朱简灼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开口说道。

“太子所言有理!”

“那太子认为我大明现在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该如何解决?”

朱靖垵闻言,思索一阵之后,眼睛一亮,开口说道。

“回父王的话,儿臣觉得,我大明现在不一定只能被动挨打,主动出击或许也是一个选项。”

朱简灼闻言,表情略显错愕,但还是开口说道。

“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主张我大明暂且退入山中卧薪尝胆,打牢根基,发展实力,才能以图将来的吗?”

朱靖垵闻言,点头说道。

“父亲所言不错,儿臣确实是这么想的,直到现在也依旧认为这没错。”

“现在我大明刚刚起兵,根基不牢,不宜锋芒毕露,以免引起清廷的注意力。”

“但是,只是不宜引起清廷的注意力,以避免清廷大军围剿,将我大明掐死于萌芽之中。”

“可这并不代表我大明就要一直龟缩于深山不出了。”

“紫荆山对我大明来说,只是一个落脚点,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但绝对不会是我大明的龙兴之地。”

“紫荆山中的资源,不足以支撑我大明复兴。”

“我大明迟早要打出山去,只有打出山去,才能和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父王要知道,只要我大明不主动去进攻县城,那清廷方面就不会调集重兵来讨伐我大明。”

“县城之外广阔的乡野地区,将会是我大明蓬勃发展的沃土。”

中国古代的城镇化率其实不算低。

工商业最为繁盛的南宋时期,城镇化率甚至高达了百分之二十。

哪怕是满清统治时期,城镇化率差不多也是在百分之十上下徘徊。

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妥妥的领跑全世界。

要知道的是,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镇化率平均才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