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矛的性价比(2 / 2)

“王先生,父亲命你即刻安排人手埋锅造饭,准备大军的开拔事宜。”

“等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就动身,顺着黔江东下,往金田镇的方向转进。”

王顺闻言,没有二话,当即抱拳道。

“微臣遵命!这就去安排。”

朱靖安点点头,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郭大山,然后开口说道。

“郭尚书这边的兵器生产工作可以先放一放,等我军抵达金田镇的落脚点,安顿下来之后,再进行生产也不迟。”

“在此之前,郭尚书可以琢磨着再多收几个徒弟,扩大我大明的工部的规模。”

眼下明军马上就要向着金田镇转进,时间紧迫,肯定没时间让郭大山他们停下来去打造兵器。

是故,朱靖安让郭大山最近将精力更多的放到培养人才上去。

但是,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朱靖安又开口补充安排道。

“对了,将来的工部方面的兵器生产暂时要以长矛为主,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朱靖安这样安排,最主要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长矛绝对是战场上性价比最高的武器。

没有之一!

打制一把好刀,最少也需要三五斤的好铁。

而一个矛头却只需要半斤铁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打制一把好刀所需的用铁量,能打制七八个矛头。

并且长矛的矛杆生产成本更低。

不追求质量的话,随便找个比较直的木棍,再把矛头给装上去就可以凑合着用。

可话说回来,普通士兵其实也没有追求兵器质量的资格。

上面能给你发把长矛,而不是给你扔个矛头,让你自己找根棍子插上。

或是干脆让你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上战场。

这就已经可以算是上位者中比较有良心的了。

毕竟,在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眼中,底层百姓无非就是几乎可以无限制消耗,死了还会不断再生的耗材罢了。

便宜的很!

谁又会真的在意耗材的死活?

当然了,朱靖安之所以让郭大山着重生产长矛,除去长矛的造价便宜,生产简单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战场上,长矛这样的长兵器,要比刀剑等短兵实用的多。

在战场上,大家都是列好军阵正面厮杀,军阵前排基本上属于是人挤着人,人挨着人。

几乎不存在闪转腾挪的空间,短兵器灵活的优势压根无法发挥出来。

但长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却是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的兵器比你长,我能打到你,而你打不到我,这就是天底下最硬的道理。

并且,长矛的杀伤力也要比刀剑更强。

人被砍一刀,虽然很疼,但只要没伤到要害,大概率不会有事,伤好之后很快就又会是一条好汉。

但你要是被长矛刺中,身体上被长矛扎出一个窟窿,那人大概率当场就不行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宁挨三刀,莫挨一枪”的原因所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