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2 / 2)

扶苏抱着三卷竹简走了出来。

二人看到扶苏,都惊呆了。尤其是长,整个人木在原地。

“公子……”

“摆驾——快!我要去见君父。”

长小心翼翼地上前,“公子,不如先盥洗一下。”

“公子,瞧您的脸,和大花猫似的。”扶苏的大宫女音儿上前,用手绢给扶苏擦拭着。

他赶忙回去看了看铜镜,果然见自己脸上都是墨汁。

这个时代的墨汁调的并不是很纯,里面有黑色矿物、也有碳末、更有炼金师专门制成的墨汁、庖厨供应的食物原料。

而毛笔更是简陋,不过王宫的毛笔,比外面乡野之间的已经是强上太多。扶苏用不着现在急着就去改良毛笔,他现在首要做的,是把这些新鲜的隶书字体拿给嬴政去看。

他要去给嬴政证明,现有的条件下,是可以勉强执行之前的政策主张的。至于其他不具备的条件,没有的话,那就创造!

不管这些人怎么给扶苏洗,把脸都搓红了,还是洗不干净脸上的污渍,更除不掉脸上那股怪异的味道。

“不了,就这样吧。”扶苏看着自己的大花脸,他知道古人一向重视外表礼仪。

如果自己连洁面这种事都做不好,那是不配做其他事情的。

但是现在他等不及了。

“直接去见君父。我有十万火急的大事。”

扶苏抱着怀里的竹简,他相信这些文字可以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在整个关中得到普及。所谓关中就是秦、韩、赵、以及楚国东面的一些地盘。

只要有这些地方被统一的文字普及,等到嬴政一统天下,至少关中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了秦国文字,能够看得懂秦国的律法;

而到时候要再普及教育,开设学堂,从庶民中选拔人才,打通阶层之间流通的渠道,更要有文字作为基础。

这是秦国的大事。

周围的奴婢、宦侍、郎卫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挂着努力克制但是仍旧忍不住的笑。

信从方才就注意到了,扶苏一直抱着怀里的竹简不肯撒手。

长也发现了。

扶苏快步冲了出去。

郎卫紧随其后。

长对信道,“我猜公子是把书抄了一遍,打算拿去给大王看,好让大王高兴。”

信道,“我看未必。我猜,公子应该是又写了利国利民的主张,想必又是一篇振聋发聩的奏疏。”

林信说着,眼中满是对公子扶苏的崇拜。

长笑道,“公子的主张,那一定是天马行空,管不管用不重要,能够让大王看到公子的心意就足够了。”

信却陷入沉思,“其实我觉得,公子的主张还是可行的。只是建造学室,派遣新的秦吏前去教学而已。独有在秦国咸阳城设立学宫,最是耗费民力。”

长惊讶,“你不是个只负责记录的言官吗?竟然还懂国家大事?”

“哼——我可是学室出身,被家人举荐入宫,在尚书台侍奉大王左右,随时为大王应召对策。”

记录言行是假,教导看护公子才是真。

一众宫女宦侍听了,纷纷向信侧目过去,原来少内史原先在尚书台当值,那一定是学识渊博。

长一听是尚书台,立刻换了一副面容,“那你和大王身边的赵中书也认识?”

赵高那可是整个王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他是大王身边的红人。

大家都传,大王不管大事小事,都会和赵高这个宦侍出身的人讲。

赵高可是整个王宫上下都想着巴结的人。

不料,听到赵高这个名字,信却皱眉,“高?一介小人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