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出兵,收复西域207(2 / 2)

“长江大桥的话只能是以后再商讨的事情,眼下还是把目前的情况做好,黄河大桥的工期可以不需要那么赶,哪怕用五年,十年完成都行。”

赵骏轻轻点了点桌面道:“但桥梁的安全、质量还有整体设计思路一定要得到保证,决不能建成后就坍塌,以后像这样的大型工程和关乎民生的工程,必须确认工程主导责任人,一旦有问题,上到抓工程的官员,下到任何一名不负责任的工人,都要进行追责,哪怕是宰相也一样。”

他的目光看向贾昌朝。

贾昌朝心中一凛,点点头道:“过几天我就去一趟大桥现场,看看工程情况,会把知院的意思传达给工程队的每一个人。”

“嗯,也好,顺便也观察一下今年黄河汛期有没有泛滥,看看我们前些年修河的成果。”

赵骏说道:“如果有问题,也要查漏补缺。”

“请知院放心。”

贾昌朝应了一声,黄河工程就是他主导,如今经过前后十余年的水利建设,基本上完成了赵骏当初提出的三项要求。

即分流、浚疏、修堤等工程,让黄河的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得以解决。

虽然束水冲沙肯定不能完全把故道堆积的泥沙冲走,目前也是治标没有治本,但等上游绿化做好,下游稳固好泥土,相信再过几十年,黄河将彻底平静。

众人正聊着黄河的议题,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官吏进来,手里还拿着进奏院的公文,走到赵骏面前说道:“知院,西北急报。”

“哦?”

赵骏接过公文立即扫视起来。

大家目光都看向他,就看到他的脸色从最开始的眉头紧皱,到片刻后舒缓,却也谈不上有多少喜色,依旧显得颇为沉重。

“怎么了汉龙?”

晏殊诧异问道:“西北又出什么事了吗?”

“是派出去的使者出事了。”

赵骏说道:“我其实有想过他们会遇到危险,但我认为概率不大,只要高昌王有理智的话”

说着他摇摇头道:“现在看来,这个高昌王大抵是没脑子,或者跟麴文泰一样,被外部势力裹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说前些年辽人为了拉拢高昌国,试图让高昌联合西夏共击我大宋,嫁了个宗室女子过去。”

范仲淹想了想道:“这里面会不会有这方面的门道?”

“你的意思是辽人在煽动?”

蔡齐诧异。

“我只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真是奇怪。”

宋绶纳闷道:“辽人应该知道高昌与我大宋的差距,为何要煽动高昌人与我们作对呢?”

“并不奇怪。”

赵骏笑了笑道:“中国有很多古话,但我们后世也有不少新的谚语,比如有一句话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错,辽国现在自顾不暇,我们这边国泰民安,虎视眈眈,如果不想办法给我们找点事做,在西北方向闹出点动静让我们折腾,万一在他们镇压内部叛乱的时候忽然出兵怎么办?”

“这倒也是。”

众人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辽国内部不稳,作为统治阶级最担心的就是政权保不住。

各个民族部落反抗他们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边有一个比他们强大的邻居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上出兵马踏塞北。

或许辽国上层权贵在科学治国发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没得比。

但基本的战略眼光肯定还是有。

想也是。

赵匡胤早就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现在的情况是大宋不仅在辽国身边睡着,还打了辽国的儿子,抢了他的老婆,辽国上下岂能安心?

因此这一次高昌国闹事,未尝不是辽国在祸水东引,希望大宋把注意力放在西域上去,而不是盯着旁边这个摇摇欲坠的近邻。

想到这里,范仲淹点点头道:“那大抵是辽人在怂恿,不过这也算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大宋正缺少进攻西域的借口,这不就来了吗?”

“所谓师出要有名,高昌国自寻死路,那就怪不得他人。我大宋堂堂正正,却被一个蕞尔小国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绶说道:“此事当昭告天下,然后大军出动消灭高昌。向世人宣布,这就是欺辱天朝上邦的下场。”

“嗯,正该如此。”

“下命令吧知院,此番灭了高昌国,大半个西域就能收复。”

“而且届时或许还能震慑黑汗,将整个西域夺回。”

“自中唐后离开中原王朝三百余年的西域,也应该要回到汉人的怀抱了。”

诸多宰相纷纷说道。

换了以前,这帮人必定是保守派,面对辽人咄咄逼人,不称臣纳贡都算是好的,最多就是搞个澶渊之盟,与辽人兄弟相称。

可现在手里有枪杆子,那腰杆子就硬,从原来的保守派立即进化成了激进派,俨然要恢复汉唐雄风。

这就是国家强盛带给他们的底气。

见到众人的话,赵骏也就不再迟疑,拍案道:“好,那就这么办,待会就找官家出诏书,我现在就写手令,大家一起签字,灭高昌,收复西域!”

灭高昌,收复西域!

如此一来,大宋的疆域就又能多出一百多万平方,达到巅峰两汉时期的水准。

若是再灭了辽国,把外蒙、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大片领土收回来,然后把吐蕃拿下。

那么将一举超过巅峰时期的唐朝,拥有超过15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中华秋叶海棠,便是一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