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书当同文!车当同轨!行当同伦!274(2 / 2)

紧随熊启之后,三成朝臣出列拱手:“臣等附议!”

嬴政不答,而是笑而看向嬴成蟜:“新区暂行律乃是长安君首谏,长安君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嬴成蟜就知道自己可以出场了。

嬴成蟜当即起身出列,沉声发问:“今岁熊相可曾去过颍川郡,观颍川之民生?”

熊启颔首道:“本相亲往颍川郡一个月,得见颍川黔首多面带喜色,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熊启话锋一转:“然,因颍川欣欣向荣,令得黔首无求战之心。”

“因黔首面带喜色,故而甘愿守土耕种,而无立功之意。”

“黔首之喜乐与我大秦何干!”

“若要竟宏图大业,又怎能被黔首一时之喜乐所困!”

熊启说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真相。

在大秦,甚至在每一个封建王朝,黔首开不开心跟国家有什么关系?

恰恰相反,让黔首的日子维持在饿不死却富不起的层次,才对国家最有好处!

所以昌允等一众外客在颍川所做的一切努力,放在国家层面来看都毫无效用!

嬴成蟜摇了摇头:“本君不知熊相何以得出我大秦大业被黔首一时之喜乐所困之感。”

“新区暂行律年仅五载。”

“这五年时间只是用以给予新民以适应我大秦的时间,用以培养更多的法吏,用以令新民了解我大秦律法。”

“若现下便对新地执行秦律,各方面条件皆不满足。”

“个中缘由本君早已述明,新进之臣便是不知,熊相也当是记得的。”

熊启沉声道:“本相自然记得。”

“然,时不我待!”

“此战我大秦粮草不丰,于韩地征粮之际多被阻挠。”

“面对违律之民,我大秦法吏竟无法处置!”

“长此以往必将滋生新民狂悖之心。”

“长安君意欲以五年时间令新民熟悉秦律,但事实证明新民只是沉迷于现下的宽松,而未有诵读律法之举!”

“故而本相以为当先统一执行秦律,以刑罚逼迫黔首去了解秦律,如此方才稳妥。”

听了半晌后,隗状也出列道:“据本相了解,经由徭役、兵役等黔首走动,颍川之制已传入关中地。”

“诸多关中秦人对此颇有微词。”

“本相以为,在考虑制度的优劣之前当先考虑制度的统一。”

“唯有统一的制度方才可令天下景从、万民皆服!”

隗状之后,十余名朝臣随之拱手:“臣亦附议!”

隗状的出列让嬴政有些意外,也不由得担心了起来。

一开始点名嬴成蟜是希望嬴成蟜能感受感受朝政气氛,加以历练。

但嬴政没想到,当朝左右二相竟会齐齐开炮!

蠢如王弟,肯定应付不过来啊!

万一王弟被打击了自信心可怎么办?

嬴政当即打断争论,沉声发问:“隗相亦附熊相之谏?”

隗状拱手一礼:“臣以为,唯有统一的制度方才能令国家长久。”

“昔舜摄行天子之政,同律度量衡。”

“天下尊周礼、诵雅言,则各地心向周天子、以周制治民,令得天下安宁、黔首乐业。”

“后礼乐崩坏,一统之制不存,则天下硝烟四起,生灵涂炭!”

“故而臣以为,制度之统一在先,黔首之安宁在后。”

“若为黔首之安宁而废统一之制度,实乃本末倒置之举!”

很多人认为,秦朝首次推行了书同文、行同伦。

但事实上,早在周朝时期,周天子就颁行了统一的文字、语言和各项制度。

只是周天子的执行力有限,推行了数百年也只能做到在高层的统一,而无法深入乡里,甚至无法影响诸侯国去完成真正的统一。

出身儒家的隗状对周朝抱有极高的好感。

周天子的统一思想也镌刻在了隗状的骨子里,并希望能够通过统一来恢复史书上的大同之世!

嬴政刚想开口,却见嬴成蟜竟点了点头:“隗相所言,一如本君所想。”

“统一,势在必行!”

隗状目露不解:“但长安君所言却与统一背道而驰!”

嬴成蟜笑道:“看似背道而驰,却是殊途同归!”

“本君谏言新区执行新区暂行律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让我大秦可以集中精力培养出更多的法吏和官吏。”

“如此,我大秦方才有足够的人才去换尽新附之地的旧有官吏,有足够的人才去落实秦律。”

“去让我大秦对新附之地完成真正的统治!”

熊启、隗状尽数面露诧异:“长安君有意换尽新地之官吏?”

如果要对旧有官吏进行大换血的话,那可是牵扯甚广的大事!

谁承想,嬴成蟜却断然摇头:“不!”

“不仅仅是更换主官,也不仅仅是全境执行秦律。”

“本君以为,还当废各地庙宇、各地语言、各地风俗、各地衣着。”

“凡所撰之字,皆当为我秦篆!”

“凡所诵之言,皆当为我秦语!”

“凡所着之裳,皆当为我秦衣!”

“凡所量之权,皆当为我秦度!”

“书当同文!车当同轨!行当同伦!”

“唯有如此,大秦之民方才可为秦人!”

修改了272章中主角妾室的身份,请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之前已经看过的书友刷新后阅读,芝士试过了,不会另行收费的!

关于秦赵联姻,大家指出了同姓不通婚的问题,这是很对的!但要不说礼乐崩坏呢,在公元前六百五十年左右时,同姓不通婚的规矩就已经很少有国家在意了,同姓同氏通婚的都有很多,史料可查的便有秦、晋、吴、齐、鲁、卫等八个诸侯国的王室进行了同姓通婚。其中著名的就有书友们举的例子:重耳!晋献公娶同姓(姬姓)女狐姬而生晋文公(重耳),晋文公又娶了姬姓的周王室女诞下晋成公(公子黑臀),其后代晋平公有四个同姓妻妾,晋平公又将其与姬姓女所生的女儿嫁给了同为姬姓的吴国公子等等。

但考虑到1.不是每一位书友都会看本章说,芝士的解释必然不会被所有书友看到,即便看到了也还是会忘的。2,芝士不希望大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眉头一皱,看书嘛,快乐最重要!3.芝士也不希望去强硬改变书友们的既定观念,毕竟历史沧海桑田,即便有史料佐证芝士也不能说自己就一定是对的,万一史料也错了嘞。4.这个设定并不影响主线,也不会影响后文质量。所以芝士对272章进行了修改,希望大家可以看的开心(o▽)o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