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战场部署(1 / 2)

暗红色的灯光下,机舱内众人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八个硕大的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值得温德如此重视。

温德并不解释什么,一句到时大家就知道了,就把众人给打发了。

在嘈杂的机舱内并没有什么好交流的,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了一下新加入的同伴后,几人纷纷闭目养神,静待目的地的到来。

以黑鹰高达260公里每小时的航速,不到一小时,此行的目的地已经在望。这是一处位于丛林中的谷地。根据卫星显示,此地距部落所在地直线距离在六十公里以上。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蔽性,经过情报分析人员的计算,这已经是直升机所能接近的最大安全距离了,再往前,便需要冒被发现的风险。

要知道,此前该部落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突袭,正是风声鹤唳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惊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从而导致行动的失败。

直升机以贴近树梢的高度在谷地中降落,放下所有人员和物资后,不做丝毫停留,迅速离去。剩下的路程,便需要靠队员们的双腿去丈量了。

谷地中静悄悄的,所有队员都注视着温德,等待着他的下一个指令。大家都明白,如果没有其它准备的话,要想在剩下的十一个小时内穿越近六十公里的从林道路,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温德显然胸有成竹,并不忙着给众人答疑解惑,“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成员!”

“这是赵言,相信有几个人已经见识过他的实力,没见到的,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你们很快也会领教到,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他会成为大家的累赘。”

温德接着说道:“赵言在队中将暂时充当火力手的角色,以接替我们在上一场战斗中失去的鲍勃。”

“当然,有鉴于赵言第一次参与行动,与大家缺少磨合,他的出战序列我会适当做出调整,尽量减少他与大家的战术互动。”

温德又给众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接下来他又一一为赵言介绍每一个队员。

“突击手巴卡”。这是一个年约三十的黑人男子,有着一张略显憨厚的脸,近二米的身高和一身油光水滑的健子肉充分展示了他的力量。

“斥候米尔德”。二三十岁的样了,从他褐色的皮肤看,赵言猜测应该是南亚人种。矮小的个子,目测大概一米六出头,扁平的脸上长了一双灵活的眼睛,赵言还是第一次看到,人的眼睛居然真的能“骨碌碌”的转动。

“炸弹专家基德”。一个典型的金发碧眼的帅小伙。那张轮廓分明的脸蛋即便放在俊男成堆的好莱坞,也绝对能令无数美女为之迷乱。

“信息专家赫尔曼”。四十出头的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脸人畜无害的微笑。这个慈祥的像是邻家老爷爷的家伙精通电子对抗,善于操控各种电子设备,掌管着小队的情报和所有对外联系,是小队第二顺位指挥官。

“狙击手中村定”。见面就是一个他们民族的特有礼节:九十度的鞠躬。然后用字正腔圆的中文问到:“中国人?”

“华裔!”

中村明显松了口气的样子,“请多多关照”。

“中村没有别的意思。”温德额外解释了一下,“我们以前曾与别的小队合作过,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与那支队伍中的一名中国人有些不愉快的经历……”

最后是一名有些瘦弱的白人男子,三十多岁的样子,温德介绍说是叫“阿历克赛”,擅长渗透和潜伏。

阿历克赛冷冷地扫了赵言一眼,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一瞬间,赵言全身汗毛竖起,如同被一条眼镜蛇给盯上了一般,心头不由泛起一股凉意。这是个厉害角色,他立刻在心中将对方的危险程度等级提至最高。

介绍完队员,温德打开了面前的一个合金箱子。

“这就是我们此行最大的依仗:‘神行者’单兵辅助系统!”

温德略带自豪的说道,“它能使人在背负八十公斤重物的前提下,以每小时六到七公里的速度,不间断行走约一百公里。”

“并且无视各种复杂地型。”紧接着他又加了一句。

几人纷纷惊叹,团里居然还有如此神器,有了这套系统,远距离隐蔽突袭就成为了可能。

温德洋洋得意的说道:“我可是跟分队长软磨硬泡了好久,才终于以实战检验为借口,花了半价把它们给弄来的。”

众人又大拍马屁,称赞队长会做生意,给队里又省下了一大笔钱。把温德给乐的眉开眼笑。

整套神行者系统的结构其实极其简单,毕竟它只是用于辅助,而不是作战系统。

系统本身由60多个传感器和电动机组成,使用者只要把人造合金腿骨和关节固定在腿上,然后背上一个装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背包,再在背包上方留出一套连接杆,以腰带和肩带固定在背后,用以背负额外的负重。

两者之间再通过一套小型轴承系统连接。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中央处理器复刻、模拟穿着者的动作姿态。然后,经由系统的中央电脑通过各个传感器实时感知穿着者的动作并分析其特点,再经由电脑指令电机驱动各个部件。

就像影子跟着主人一样,与穿带者保持同步,而不是让穿着者去驾驭或指挥这套机器。

在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它的重心始终和使用者的脚步保持一致。

由于重心高度重合的缘故,导致它能最大程度的承担自身的重量,在强劲的动力系统支持之下,它能让负重而行的士兵健步如飞,甚至感觉不到一点负重。

这套系统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不是通过操纵杆或按钮之类的东西来操控,从而解放了士兵的双手,可以从事其它的工作。

制约这套系统的最大缺点就是续航力,电池的性能,是它始终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在温德的指点之下,大家很快就掌握了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最快的动作把它穿在身上,然后适应性的进行了各种机动。

各种试验后大家对它的评价非常高。经过实验,八十多公斤的负重,就如同两公斤的重量一般,轻若无物。

见大家都已装备停当,温德一挥手,众人迅速上路。米尔德打头,他灵活的如同一只猴子,几个跳跃就消失在队伍的前方,余下众人迅速成警戒队形,前后错落有致的沿着米尔德标出的安全路线进发。

中途经历了一次短暂的休整,补充食水,解决个人卫生,黄昏时分,小队已经到达此行的预定地点,小镇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的一个拐角处。

这是一个“L”形的弯道。整个作战计划便是围绕这处弯道制订,等最后一辆车通过弯道后,立即炸塌弯道一侧的岩壁,堵塞住整条公路,以阻挡后方的部族支援力量。

同一时间引爆预先埋设的地雷,炸掉前导车,堵住整支车队,从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如果一切顺利,接下来就是常规作战,火力手负责对剩下的顽抗火力予以压制,狙击手则视威胁大小逐一实施清除,其余众人也不用留后备人员,交替掩护攻击,把剩下的敌人一一扫清。

整个计划便是如此,这毕竟是一次小规模的行动,讲究的是随机应变,考校的是指挥官的现场指挥能力,没有必要制订太过详细的计划。

他们到达预设地点的时间控制的非常好,时近黄昏,此时路上已经没有了白天浩浩荡荡的迁移大军,极个别零散人员也驾着毛驴车急匆匆往前赶,以求能在日落之前抵达居住地。

随着暮色的加深,路上很快空无一人,米尔德和中村定分别占据弯道前后两端负责警戒,基德开始埋设地雷和计算炸塌岩壁所需的炸药量,并在赫尔曼的帮助下开始在岩壁上挖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