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徐璃白宋家握大权,朱瞻基在野遇遗贤(2 / 2)

宋运精心挑选了一把特别好的冷兵器,随身佩戴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一些武力方面的见解。

至于真的有没有,谁在乎呢?码头仓库又不是没有枪,想到这里,宋运又开始感谢美式居合以及美国不禁枪的情况呢。

在远远的就看到几位男子簇拥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们穿着极为华丽的在田野上散步着。一边散步,一边吟诵着各个儒家大贤的名章。

“......国泰,君子曰:学不可以己。.......”

“国泰,现如今我大明日渐庞大。正是开疆拓土的好时机呀!.......”

“国泰,你看那里,刁民聚集,必不安好心,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呀。”

看到宋运站在那里,几个男子都遮掩着鼻子。仿佛他身上有什么奇怪的味道一般。

宋运直截了当的说道“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竟敢妄论百姓,殊不知而等衣食住行皆出于此。如此之行为,又有禽兽何异?分明恩将仇报。”

“哗啦”一声宋运从腰间抽出宝剑。一刀劈向旁边的灌木,灌木顿时倒下一片。几个男子也战战兢兢。

“我羞与尔等为伍。”宋运说罢,转头就想走。这时被围在中间的那个年轻人急忙跑过来。一边看着灌木丛那整齐的切口,一边端起了宋运的宝剑。

“不知公子从何处得到如此宝刀?”“说不得这是一把好刀。不过是乡野村夫自己锻来玩儿的东西罢了”宋运笑了笑说道。“乡野村夫?我见公子气宇轩昂,说话做事又斩金截铁。你可有功名?”朱瞻基笑着问道。

“在下不过只是区区举人罢了。”说这话的宋运有点儿心虚,因为说句不好听的。这举人根本跟他毛关系都没有。“举人?顺天府的举人那可不容易考呀。”朱瞻基心里这样想着。

随即开口问道。“那你觉得当今圣上力排众议举都迁往北平如何?”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政策。”宋运淡淡的说道。

“好?好什么,分明是皇上受奸邪蒙蔽才做下如此举动。“旁边的一位中年男性歇斯底里的喊道。

宋运用平静的语气以及极为响亮的声音回复到。

“当今圣上,不愧为铮铮铁骨的汉家好儿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这种破釜沉舟般的勇气?尔等燕雀又可知鸿鹄之志哉?”

“好。”朱瞻基神色一震拍手称赞道,而原在一旁那几位男子,此时也不顾着害怕刀的战战兢兢。在那里气得直发抖。

而就在这时,朱瞻基又问道,“那你觉得咱们的九边屯兵制度如何?”

“我不否认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秦朝时统一六国主要靠的就是当时的农兵。兵员的数量远多于其他国家,也是秦朝制胜的关键之一。

但是秦朝的敌人和我朝不同,我朝的敌人都是机动性特别强的,能够四处流窜的敌人。而九边的屯兵制度。其实大多数士兵其实就是农民,没有专业化的水平。

所以在调动的过程中机动性就大打折扣。自以为安稳如山,实则忧患万千。更别提这个制度一创立开始,就是逐步在崩塌的过程。屯兵制度,户籍模糊。你根本无法制止他们贪腐的可能性。”宋运凭着上一辈子逛贴吧的水平。对明朝的九边制度大加批判。

“你胡说,我大明九边,兵多将广,战无不胜。若有问题派一将军过去。人到事无,根本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蛮族安敢入侵。”还是那位中年的男士。在那里大放阙词。

“不敢?”宋运冷笑道。“宋朝靖康之耻你们都忘了吗?徽钦二帝被金人掠走,是多少汉家儿郎的耻辱?南宋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不主动驱除鞑虏谈何和平安宁?”

“还有南宋的灭亡,你们真觉得和你们文人没有关系吗?岳武穆是怎么死的呢。”宋运话音刚落,对面儿一片寂静。

宋运不理他们,转身便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