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总要失去再后悔249(1 / 2)

这事是如此解决,看上去刘家跟何家又修好了。

今年端午节什么的,老大老二送来何家的东西,老大家的何大清全收了。老二家的被何大清以孝敬刘老二的名义,又让刘石头带了回去。

这就是何大清在表示,亲戚他认,但师徒关系就算了。就算刘石头在轧钢厂遇到何大清,一口一个师父的,何大清也没有再搭理过。

所以才有了今天刘老二的试探。何大清只是笑笑,并不接茬。

而是说道:“二叔,难得你还记得我。待会我让萍子炒两个菜,我们好好喝两杯。”

刘老二虽然失望,但也是没办法。

应该说,这也算最好的结果了,至少何家还认了刘家这门亲戚。

认了这门亲戚,就代表着何大清虽然不会再帮刘石头,但也不会针对他。

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很多人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都以为是自己多能耐,多有本事似的。

却从来没想过,如果何大清不是轧钢厂食堂的顶梁柱,后来又变成了副主任。

就刘家兄弟两个,能不能转正都是个问题。

就刘石头媳妇王燕那个事情,直接就被街道办办了个程序不符,不予接收的回函。

这时王燕才清楚,她自以为的转正,原来还在转正考核期,也就是现在所有的手续还停留在轧钢厂里,还没报上去。

这个事倒不是何雨柱在里面使坏,而是人事科的人,那天也被王燕气着了。

本来就是转正考核期,王燕不懂这个,还以为她写了一封转正申请,在食堂班长那签了个字就已经转正了。

却没想到,就算在轧钢厂里,拿捏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事,要是回头何雨柱给她疏通疏通关系,也能办下来。

可何雨柱又不是傻子,特么的,帮人也不能帮个白眼狼出来。

何雨柱没去打招呼,人事科那又厌恶王燕,能给你按正常程序办?

说句不好听的,也不用怎么针对,就是把王燕填写的转正申请不经意间遗失了,没报上去,你一个临时工又能如何?

现在的王燕虽然还是食堂的临时工,拿着十二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却永远的堵死了自己进城的那条路。

刘老二不心疼儿媳妇,但他心疼孙子。所以有些事,他还是想试探一下,如今见何大清这个态度。而何雨柱更客气,等于说是用粮食跟他换的鸡蛋。

这意思还不明确?

现在的何家还把刘家当亲戚,也只是当亲戚。再想回到以前那种什么都帮的程度,何雨柱只能说,可能你想多了。有刘石头夫妻在刘家,像以前那样永远不可能。

不报复,不针对,就已经是何雨柱最大的善意了。

像老大刘木头家,虽然进厂的比刘石头还晚。今年却莫名其妙的提了一个食堂班长,虽然也就是加两块钱的事情。

但看到刘石头眼里自然又是不一样,也幸好,刘石头虽然有小聪明,却还是分得清好歹。

本来就是他们夫妻错了嘛,以前轻狂的时候想不起来,现在被打击了,才想起前几年何大清对他的好。

更何况,职场都是会踩高捧低的一帮人,惯会看眼色。

一两个礼拜下来,就看清了刘石头可能恶了何大清的事情。再结合听到的八卦,哪里不清楚,这下刘石头夫妇是把何家得罪的死死的。所以以前有些好办的事,现在也不好办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