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13(1 / 2)

  所以高尔基那种位置的人作出的每一个决定,绝对不会只是出于「性格」,他的地位决定了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许就是这样吧。

  费奥多尔之前说的是完全合理的。

  处于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俄政府在战争正式爆发之前就把西伯利亚划开了,以至于来到这里服役的士兵都已经成家,留下了二代,或许三代也有可能。

  这样长期的服役必然会导致怀疑的声音出现,政府要交出安抚群众心里的东西来,然后他们选中了米哈伊尔,他就是一个最佳的「宣传品」,将所有人的矛头全部汇聚起来对准国外。

  这和高尔基原先的打算相悖,他是想把兄弟都留在西伯利亚保护起来的。

  上面的人或许知道高尔基的强硬性格,他会为了重大的事情作出让步,不代表他会愿意无条件接受一切指令,那样软弱又听话的人不可能坐到陆军大将的位置。

  所以有重要的人——职位比高尔基更高的国防部长亲自来到了西伯利亚,他必须当面将米哈伊尔带走,不留给高尔基任何操作的余地。

  好比拖稿狂人松本清张就算对着邮件的狂轰滥炸,还是会该玩玩,该睡睡,被逼急了之后给编辑回复一句「好的呢,会尽快哦」。

  直到禅院研一亲自来到他面前,按着他的头写稿。

  虽然例子不太恰当,但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

  而高尔基会心甘情愿接受「被安排」吗?

  像电路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电流终于可以流窜。

  当按下开关的那一刻,被储放在清张脑海中的所有看似多余的线索,在此刻都过电般串联了起来——

  萨沙说,士兵的行动是提前一天安排好的军事任务……

  哪有时机这样巧合的军事任务?在他们做好模拟对战的准备后,「恰好」保罗·魏尔伦就来了,于是军队可以「恰好」地作出防卫,将损害降至最低。

  不如说,整件事看起来是全部在高尔基预料中的。

  而费奥多尔的想法还要多一层。

  「世界上没有什么『预料』,只有有所准备的必然。高尔基只需要提前将国防部长要来西伯利亚的事情主动透露出去,自然会有引来想要他性命的暗杀者。”

  费奥多尔悠悠说。

  「更或者,暗杀王根本没来,高尔基只是在借这个名义,亲手除掉和他政见一直相悖的国防部长。」

  毕竟俄罗斯没人知道保罗·魏尔伦的动向,异能者横跨大陆也不是难事。只要高尔基咬定国防部长的死是暗杀王做的,那么这件事就只会被彻底定性。

  看着翻译器上的话,松本清张本不想怀疑高尔基的秉性,但也忍不住顺着费奥多尔的「阴谋论」思考了下去。

  顺着这个思路的话,高尔基之前说的所有话都可以理解为完全相反的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