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公垂钓(1 / 2)

成康五十三年春,安置好大部分南方籍尊攘派官员后,陈玄礼就近在淮南一带招募了两千矿工,然后南下广南省。

他在广南省早就买好了一处大型铁矿场,直接将矿工们安置在这里,一边采矿冶炼铁锭,一边遴选忠厚老实的成立矿场保安团。

稳定下来,陈玄礼在广南省城一处宅子住下,开始复盘。

“我的事迹已通过《海国图志》的大热和挂印辞官事件广为流传,江湖中也流传着我的逸事,成康帝这次应该不会破坏了。

尊攘派虽然遭受重创,但主要人员都还活着,叶向高也倒台了,等尊攘派卷土重来,应该可以成为我下步计划的助力。

目前,一切都很顺利!只等我练出精兵,就可以带安南国阮朝王太孙阮福瑞入安南平乱了。”

陈玄礼这次入安南的计划与上次不同,他不准备再扯大义的招牌,而是打算诱骗阮福瑞离开广南省城,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以阮福瑞的名义平定并控制安南国。

阮福瑞作为前太孙在广南省城的处境并不好,大义上下对他都不重视,更没有出兵帮他平定内乱的打算。

膏土战争后,大义朝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敲碎,更不愿对外干涉,这让阮福瑞更加绝望。

今日一早,前安南太子府詹事,孙千安向阮福瑞建言:“太孙殿下,听说大义名士陈玄礼在广南省万木书院讲学,很多广南士子乃至官员都慕名而去,咱们不如一起,说不定能结交些有用之人。”

孙千安在安南太孙府地位很高,是众太子旧部之首,平日喜欢和广南士林结交,陈玄礼将天下名士的派头摆出来,再令人稍微引导,孙千安很快就意动建言了。

阮福瑞左右没什么重要的事,自然无不可,点头道:“老师说的是,咱们一起去看看。”

等两人到了万木书院时,已是人头攒动,陈玄礼站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声音浑厚清晰,一身宽大丝绸白袍,长发飘逸,丰神俊朗,名士风范尽显。

两人仔细聆听陈玄礼所讲,原来是西夷勃兰登国七年战争历史,听到精妙处不免拍手叫好,场面比评书还热闹。

待故事讲完,陈玄礼向众人问道:“为何勃兰登国大公腓特烈能以中等国家的体量同时挑战西夷诸大国,鏖战七年,最终还能幸运取得胜利?”

“是因为那个什么沙白女皇死了,白痴彼得登基。”

“腓特烈大公知兵,堪比兵仙再世。”

“我觉得……”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陈玄礼微笑听着,还请几个人上台交流,互相启发。

本来阮福瑞站的挺靠在,但还是“幸运”的被陈玄礼请到台上,他看着台下攒动的人头,有些晕眩,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只得作揖道:“我思索良久,也不知原因,想听听先生高论。”

陈玄礼还礼后看向众人:“我认为主要是勃兰登国提前完成了军事改革,军队训练度远超其他国家,具备了全国动员的能力,而且其军工足以支持勃兰登国武装全国潜在兵力!

其他几国虽然是国大,但动员能力远远不如,这是勃兰登国可以和几国鏖战数年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成功的军事改革支持,腓特烈无法发挥出优秀的指挥才能。

不列尼国也不可能资助一个废物国家七年,更不可能等到傻子彼得登基带来的战略转机,成功的彻底的军事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