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4章 你自己管你自己吧(求月票)563(2 / 2)

在记者提问环节,人家就毫不避讳的说出来了。

就算这部电影能够拿影帝,也是冯元征的男二号拿,郝运的男一号完全没有资格。

当然,这个和人设也有关系。

赵斐人家本身就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凭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

在了解到是他担当摄影师后,影评人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手法不是一般的出色。

而收益最大的,除了冯元征,其实是张一凡。

在专业的电影人眼中,《爆裂鼓手》排在

不过,大家深入的了解一番之后,发现张一凡也不是新嫩。

他是姜闻《鬼子来了》的剪辑师——此前很多人都认为是米果剪辑师帮姜闻做的剪辑。

好家伙,原来这电影的幕后阵容如此的强劲。

就连安小曦也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基本上都代入男一号沈运,对女一号安小曦这样漂亮可爱善解人意的小姑娘根本没理由讨厌。

安小曦的角色在电影里发挥空间不大,但是设定很讨喜。

男主一开始暗恋安小曦,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表白,发现竟然是双向奔赴,爱情来的如此甜蜜,让观影的人都忍不住的翘起唇角。

真美好啊!

然而,男一号为了破釜沉舟专心打鼓,却和她分了手。

观众莫名其妙的在内心存了一份对安小曦的愧疚,看到她就像是看到了自己错过的白月光。

在电影节期间看到安小曦,目光不由自主的就想追随她。

打个锤子的鼓啊,好好谈个恋爱不行吗?

不过,郝运更关注的其实还是媒体方面的评价——这个不仅会影响到最终的奖项,也会极大的影响《爆裂鼓手》的版权价值。

这部电影八百万成本,郝运没指望能有多少票房。

就靠海外版权来收回成本了。

米果《每日综艺》(VARIETY)(北美版)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在国际电影界享有盛誉,一部电影在短短的几天的电影节期间能够得到《每日综艺》的影评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每日综艺》在《爆裂鼓手》首映的

“《爆裂鼓手》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一个突破。作为华夏导演郝运的

影片探讨了如何培养卓越人才、适度指导和虐待之间的界限等复杂问题,引人深思。

每一场戏,哪怕是开车回家拿个鼓棒,都剪得流畅明快。

各种矛盾与冲突,老师机关枪式的恶毒言辞,在片子当中也不是随意安放的,他的声音似乎也在融入当中,服务于整个电影的节奏。

新颖的剪辑全面追赶上了大卫芬奇,这种快准狠的剪辑风格让角色的魅力极具上升,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一次又一次让观众情绪如同学生一样被逼上绝路,在这小小的令人乏味的练习空间里,鬼斧神工的剪辑给影片增色不少。

……”

《纽约邮报》同样不吝溢美之词,称这部影片“扣人心弦、好玩有趣、鼓舞人心”。

来自比利时《电影魔力》杂志的影评人佛雷蒂·萨尔特一改吐槽《无极》的态度,盛赞《爆裂鼓手》。

他认为“电影《爆裂鼓手》彻底摒弃了温情脉脉、浪漫美好的音乐片的常规印象,导演将动作惊悚与心理恐惧嫁接在音乐片的叙事框架下。

通过爵士乐的节拍和密集流畅的剪辑,赋予了本片剑走偏锋的黑色电影气质。高难度的剪辑与音乐节奏的完美匹配令本片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获奖大热门!”

其他的媒体也多是赞美之词。

“电影《爆裂鼓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它通过鼓手沈运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电影的音乐和表演令人难以置信,让观众沉浸其中……”

这种就吹捧的让郝运也觉得脸红。

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伱特么到底有没有认真看电影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部电影上映后肯定会被不少人当成励志片来看,只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吧。

当然,也并不全都是交口称赞,还是有不少媒体指出了《爆裂鼓手》的问题所在。

只是即便是“差评”,其实也特别的温和。

比如《每日银幕》的报道指出:

“《爆裂鼓手》是一部紧张(但有些空洞)的心理惊悚片,冯元征的凶猛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它的风格可以被称为现代希区柯克式的惊悚电影,但其内容却不适合。

它也没有提出其中心论点——关于成为传奇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足以让人重新考虑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尽管如此,《爆裂鼓手》仍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相当有趣!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对于经常骂人的《每日银幕》,这已经是比较不错的评价了。

因为电影是拍给不同人看的,所以不存在完美的电影,《爆裂鼓手》能收到这样的反馈,已经超出郝运的想象了。

这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揭晓19日闭幕式颁奖礼的答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