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治理之议2271(2 / 2)

丁鹏给孙喜旺讲的,却是更深一层的思路,那就是未来崖东治理方略。

......

谈到未来规划,丁鹏告诉孙喜旺,华兴人之所以买地,正是基于“土司”之策,寻求官府包税人的地位。

也就是说,未来崖东的土地均属于华兴,官府要征粮、征税,只能找华兴对接,至于百姓这边,只要按照华兴的土政策,按时交粮、服役即可。

有华兴人在前面顶着,崖东百姓再不会受官府盘剥,日子定会越过越好,这才是华兴人长久立足的根本用意。

说白了,只要崖东百姓能和华兴人团结一心,那些土舍、州吏想要祸乱乡里的图谋,便会无处着手,而华兴这个土司首领,才能当的长久,坐的安稳。

说到孙喜旺这里,丁鹏提出两项政策,让其自行品味。

一是永佃权的说法,百姓平日佃种大户田地,或一年一约,或数年一约,事事任由大户拿捏,能混个温饱就算不错了,更不可能由此发家,而华兴提出的永佃权,便是让百姓摆脱后顾之忧,精耕细作,多则自留、售卖,少则据实补贴,与华兴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实为长久之计。

二是赋税一说,华兴人给出的政策分为两项,一为约定分成,二为保底收粮,分成比较好理解,保底则是一项强制性政策,若是村民不能用心生产,轻则尽收其土地产出,重则断约换人,以防恶民耍赖,反噬华兴。

当然啦,遇到天灾、祸乱,则由华兴兜底,就像此时一样,绝不会让百姓挨饿,或者外出逃荒,这才是一个好土司应有的模样。

如此一来,华兴人才能立足崖州,和本地汉、黎百姓,长久和睦相处,共享美好生活。

像孙喜旺这种耍小聪明的,华兴人此时只能无奈观望,绝不对像对待大户付家那样用强。

所谓孙家门户私计,短期或许能够得逞,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说一千,道一万,问题俱卡在赋税一项上。

华兴人可不会因为你家田地是私产,就会宽免一二,该纳的粮食一分都不会少,该得的好处,却因为私产的原因,恐怕未必能事事如愿。

再往深处想想,孙喜旺顿觉不寒而栗,若是村人自行变卖田地,自己岂不是鸡飞蛋打?

有华兴背后撑腰,自己只能徒唤奈何。

心思一旦活泛起来,孙喜旺才发现自己简直是猪脑子,自以为看透了华兴人的图谋,此时才发现,人家一环套一环,根本没给自己留空子。

回想到丁鹏提到的第一条,若是真能实现永佃权,那些穷棒子,哪会在乎一张地契,还不是争先恐后将地献出。

丢了银子,再丢了田地,孙喜旺发现自己可能瞬间沦为赤贫。

对于孙喜旺来说,当下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华兴人能否真的兑现承诺,如果一切均为假象,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丁鹏给他的答复很简单,那就是四个字,“拭目以待”。

......

作为一群不被信任的人,长期待在华兴势力范围之内,那日子,简直不敢细想。

话题又回到丁鹏最初的问话,“你觉得华兴人值得信任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