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正路434(1 / 2)

从东都外一路到牵星台,路途颇为漫长。

尤其当并行的二人有意放慢速度时。

而对话,则在两人并行的第一步时就已开始。

太后杨施君当先低语道:“王山主远道来访,终归还是走了这条正路。”

王洛闻言顿时失笑。

好个伶牙俐齿,死不服输的记仇女子。

不久前,杨施君以高天仙音质问王洛,身为仙盟上使,为何不能走正路而来,却在桑郡行龌龊之事。结果被王洛以近乎蛮横的姿态顶了回去,如今旧调重提,却也算是……恰到好处。

的确,先前在桑郡和黎奉仙的算计,如今已全数落了空,他们并没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东都,不引起任何人注意地救走国师。从这个角度说,王洛的确是走在了杨家人铺好的正路上。

只是,任凭杨施君如何伶牙俐齿,这也不过是言辞上的无力挣扎罢了。

所以王洛笑过便不客气地说道:“太后所说的正路,是指杨家真君老祖陨落,智囊惨死,又遭国内两名大乘真君背叛,因而不得已铺来为自家保命的正路吗?若早知道正路这么好走我的确会考虑正路。”

此言一出,周遭空气霎时凝结。

杨施君本人面色淡然不为所动,然而跟随在两人身后的新恒文武们却无不激愤,杨九重更是毫不客气地拔出佩剑,合体期的修为在这一刻鼓荡起来,引动十万大军的军威,几乎令天地变色。

而后,杨施君抬起手来,未有言语,却仅凭这一手势,霎时压下了身后文武百官的骚动,甚至连大将军杨九重都被这简单的手势镇压,紧咬着牙关,以近乎吐血的姿态将佩剑收了回去。

再之后,杨施君才轻声道:“王山主,即便是正路也不乏崎岖,还请不要自误。”

王洛笑着摇摇头,刚刚在杨九重拔剑时,南盈盈和于宫这两位大乘真君同样没有袖手旁观,他们虽不能在此地正面抗衡十万大军,却也不可能任由杨家人发挥什么主场优势。所以,杨施君压下杨九重,更多怕是在保亲弟弟的性命。

但是相较于这瞬息间的角力,王洛更在乎另一个问题。

“自我来到新恒不止一次听人提起我与先帝形似,不知太后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再次冻结了身周的时空,王洛能清晰地听到空气固化碎裂的咔嚓声。

以及身后南盈盈手拍额头后,情急下的密语。

“上使,不要无事生非啊!把人救出来先啊!”

但他丝毫没有介意这些烦扰,只好奇地观察杨施君的反应。

因为这的确和预期有很大不同。南盈盈曾说,他与先帝生得颇为相似,而杨施君对先帝早已思念成疾,甚至很可能因此影响理性判断。

虽然事后证明,杨施君的不理性并非来自对先帝的爱恋,而是高殿金烛的异动。但无论如何,当一個和先帝生得如此相似的人,走在如此近的距离下,杨施君实在没理由如此……淡定从容。

杨施君与王洛并行时,并没有遮掩自己的心跳呼吸、真元波动,因此王洛能清晰地判断出对方的修为乃至情绪。

一个根基并不稳固,几乎是拔苗助长的合体修士,她的根基是如此虚浮,以至于纵有合体的境界王洛都有八九成的把握在一对一的战斗中赢下来……仿佛她近两百年的修行,只是为了能摸到合体境界,然后拥有一项并不如何重要的合体神通。

不老。

一般来说,修行人踏足仙道之后,会随着修为境界的增长而获得更漫长的寿元,衰老因此而减缓。一些特殊的功法更有驻颜乃至返老还童的奇效。但真正意义的不老,还是要待修士晋级合体,将元神肉身再次炼化合一。届时虽不能突破千年寿元大限,却能令肉身活性紧跟心境变化。

一个时常热情洋溢,永怀赤子之心的人,自然就会生得年轻。相反心中满怀沧桑事的人,就会生得老相。

而从杨施君的境况来看,她明明贵为一国太后,却生得如花般细弱娇嫩,仿佛患得患失的恋爱中的少女。从这一点看,南盈盈并没有说错。

那么,一个恋爱中的少女,要如何评价一个和她亡夫极其相似的人呢?

下一刻,冻结的空气被融化了。

被一个甜美温柔的笑容融化。杨施君在瞬息的错愕之后,忍不住掩嘴轻笑:“与先夫形似?在我看来,可是截然不同啊。若有人以为可以凭此来影响我,那可真是太过一厢情愿了……唔,是丰国公的想法吧?不曾经历过实际恋情的人,难免天真些。”

被点到名的南盈盈,顿时面露苦相,更显无奈。

而王洛也是轻轻点头:“原来如此,对于真心相爱的人,区区八九分相似的仿冒品,反而像是画虎不成的笑话。这个问题上,我也是天真了,还请见谅。”

杨施君笑道:“山主客气了,不过,若说是画虎不成的笑话,也未免过于苛责……山主与先夫的形似程度,对一般人而言的确值得惊讶。所以我也难免多嘴一问:山主你是天生就如此相貌吗?”

王洛点头道:“自然是十成天然。”

杨施君轻叹道:“先夫曾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会有几个生得与你一般无二之人……却不想,我竟能亲眼目睹这般巧合。”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东都门前,再向前走,便正式进入了东都地界。

杨施君在城门前稍事驻足,为王洛介绍道:“新恒东都,名为都城,其实是围绕牵星台而扩建的大型祭坛。踏入东都,便等于踏入了一个旷古绝今的牵星大阵。”

王洛点点头:“都城格局的确别具匠心,我在虹翼飞梭上眺望时,便知这绝非凡间手笔。”

杨施君说道:“山主见识不错,东都虽经新恒人两百余年的逐步拓建,直至先夫治国期间方才建成。但其原始图纸却是来自前任国师的邀天赐之典仪,也就是不折不扣的仙家手笔。”

王洛又赞道:“果然如此!以今日天庭的境况,竟能在凡间立下这么精致繁复,又不含半分荒毒的都城,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杨施君微微笑道:“山主喜欢就好,之后,山主尽可在这东都内尽情探索,尽情惊叹。”

空气,在这一刻再次凝固。

王洛神色不动,但心中却还是叹息一声。

果然来了。

应该说,并不出乎意料,早在杨七间代表杨家服软投降的时候,王洛就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这……怕不是诈降吧?

杨家可是在所有知情人士都断定天庭无可依赖,必须归顺仙盟的时候,毅然站到了天庭一边,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将北境卫国公府数百年的积淀,以及太后治国数十年的政治资产挥霍殆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