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题字灯32(1 / 2)

  她指着旁边的小巷,“咱们去那歇一会儿吧,过会儿去西街。那边小孩子多,正好把东西分一分。”

  杨嫣买的这些小东西拿回杨家也是压库房,她一般当天分出去了。分享当然很快乐,更何况还有小孩子拉着她的衣角问:“阿姊是仙女吗?”

  杨嫣:!!!

  她夸我是仙女唉!

  杨嫣当场就带着小姑娘买了一大把糖,其他小孩子立刻有样学样。当天的杨嫣在一声声彩虹屁中迷失了自我,带出去的铜板一个都没剩下。要不是冉韬提醒了一下,她差点把头上的簪子也送出去——倒不是舍不得,这东西价钱不低,让小孩子拿着太危险了。

  总之,分东西是很快乐没错,但也很消耗体力。

  她得先歇歇。

  *

  杨嫣带着冉韬往旁边的小巷走,她手里除了那盏没递过去的花灯,还有一张陶瓷质地面具。每逢这种节日,街上卖面具的很多,各种样式的都有,但陶瓷易碎,这质地的面具其实挺少见的,杨嫣今天逛的时候看见了。

  面具的样式倒是很常见的彩绘拟兽人面,双目圆瞪、满口獠牙,看起来很能辟邪,但是由于眼珠开口太大了,这面具凶神恶煞之余还显出几分憨憨的气质。

  很怪,看一眼、再看一眼。

  最后就买下来了。

  因为太怪了,杨嫣干脆一直拿在手里观察,这会儿往小巷走的时候,她还说忍不住把这个面具翻过来翻过去地看:……真的好怪。

  杨嫣正翻着呢,却注意到冉二的视线也落过来。

  她本来以为冉二也在看这个这个面具,稍微分辨了一下,才注意到他看的是灯。

  杨嫣奇怪地“唉?”了声,她把手里的灯又举高了一点,忍不住开口问:“你喜欢这灯?”

  这是很常见的那种灯笼,只为了显得节日喜庆,上面糊的红纸。和别家有所不同的是上面题了字,既不是超大的“福”字,也不是应景的“乞巧”,而是一句诗,每个灯笼上的诗句都不一样,不用担心和别人撞灯。

  杨嫣买的时候只觉得这个摊主很有想法,随便挑了一个,倒是没仔细看灯上写了什么。

  反正这种日子,摊主就算为了讨个彩头,也不会在上面写什么不好听的话。

  这会儿被冉韬的反应提醒,她才仔细去看,提着灯对着上面的字念出来,“戈矛排笔阵,貔虎让文韬。[1]”

  她尝试着解读一下,但是以自己那靠话本子积累的浅薄文学素养,实在没法有什么更深入的认知,只是觉得这句诗的口气好狂啊,有点子嚣张在了。说起来她的《问仙》仙宫卷,如果能搞个以笔为阵的副本……打住,没有第六册 !!就算有,也要等她快乐完了这段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