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_分节阅读_第236节(1 / 2)

  说这话的时候还有点担心,麴文永对中原人有一点了解,知道他们十分不屑商贾之道。商业不被朝廷支持,商人的地位也比较低下,读书人尤其忌讳商贾之事,认为铜臭会玷污了他们的风骨。

  麴文永是不明白铜板哪里臭,也不知道银钱怎么会和风骨扯上关系。但杜构也是读书人,说不定也是这样的想法,如果因此气恼,不肯帮助他怎么办?

  他倒没后悔说实话,杜构待他如此真诚,他却存着利用对方牟利的心思,已经很自惭形秽了,更不可能再瞒着他,只是心中不免忐忑。

  杜构听到他的说法确实愣了一下,犹豫片刻才迟疑道:“不是我不告诉你……”

  麴文永顿时失望不已,果然,杜构不肯帮他了。

  也罢,他让底下人去找便是,既然有这种东西,用点心总能找到,只是要麻烦些,好在他手下人不少,想来没什么问题。

  杜构:“……只是这玻璃吹制技术是才研究出来的,还没有批量生产,市面上还没有玻璃器皿,我手中也只有这一套而已。”

  麴文永闻言先是感动,这么好的东西,杜构都只有一套,却愿意送给他,这是多么感人的情谊啊!

  接着就更加失望,如果只是杜构不愿意掺和也就罢了,大不了他多花些精力,总还可以找到。可若这东西市面上根本没有,那他岂不是没有办法了?

  杜构看他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似乎有些不忍,问了一句:“你真的很想要吗?”

  麴文永坚定点头。

  杜构:“其实你想赚钱并不难,长安有很多好东西,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说不定还能便宜一些。”

  麴文永并不怀疑杜构的话,据他所知,大唐很多新奇东西都出自太子之手,他手里还捏着好几个铺子,比如在高昌极为珍贵的玻璃制品。杜构能给他便宜价格并不奇怪。

  只是比起其他东西,他还是更喜欢玻璃酒具。

  杜构仿佛有些迟疑,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一般:“那好吧,我替你问一问殿下,看有没有多的匀你几套吧。”

  麴文永愣住:“你真的愿意帮我?”

  “君子言而有信,我既然说出了口,自然是当真的。”

  杜构说的大义凛然,加上他本身就有种山岳般沉稳敦厚的气质,顿时令麴文永肃然起敬。

  他赶紧解释:“不是我不信你,只是我以为你们大唐的读书人不喜欢掺和生意的事,所以……”

  杜构这才恍然,微笑道:“你怎么会这么想呢?太子殿下极为重视商业发展,常说商人虽不立足于朝堂,但于国于家贡献非常,在他心中,商人与官吏都是一样重要的,我跟在他身边,怎么会对做生意有偏见呢?”

  “不曾想太子殿下竟是这么想的。”麴文永感佩不已,历来天家高高在上,对商户以轻视打压为主。商户生意做得再大,在官府眼中也不过是更肥一些的羊,随时可以宰杀烹煮。

  中原如此,高昌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莫看麴文永如今做着商人的事,心里也未必就看得起他们。

  而李承乾作为天朝太子,身份尊崇,却能如此体谅甚至重视,实在不能不令人惊讶。

  杜构笑道:“不止如此,殿下已经在着手发展商业了,不知你知不知道,原来东西市只有下午才开,现在全天都能做生意了。”

  “知道知道!”

  怎么可能不知道,历来东西市都是使臣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这么大的变化,他们一来就注意到了,只是没想到跟李承乾有关。

  杜构:“这还只是个开始,日后说不定还会开通商路,到时候高昌与大唐往来也方便了。”

  麴文永听得神往不已,由衷道:“太子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厉害。”

  杜构面露骄傲崇敬之色,这才显出几分少年气来:“你刚到我朝不知道,我们殿下厉害之处还多着呢!”

  麴文永点点头,不用杜构说他也知道一些。

  李承乾的威名,高昌也有所耳闻,据说玻璃就是他弄出来的,还有那些粮种,听说产量非常高,是原来粮种的好几倍,还能抵抗各种天灾。自从高产粮种横空出世,大唐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大面积饥荒了。

  原本按照高昌王和臣子们的预测,大唐还要再过几年才能勉强恢复国力,没想到突然就达成了目标,而且比想象中更好,快得他们都没反应过来。

  高昌王羡慕啊,眼馋啊!那段时间看自家太子格外不顺眼。

  高昌太子:……

  麴文永也觉得他们家太子冤枉,非要拿天资一般的人和天才比较,那怎么可能比得过?

  高昌太子:……

  高昌王也想要高产粮种,然而大唐对粮种和玻璃的态度不一样,管控非常严格。

  当然了,真心想要的话,办法总是有的。大唐对外重拳出击,国内却没什么约束,高产粮种到处都是,很容易就能弄到。

  粮种这东西又小,土豆可能还麻烦些,但玉米和棉花种子就那么点大,费点心思总能弄到。

  至于办这事的人……那就更不用愁了。向来利益动人心,只要高昌给出足够的筹码,自然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将种子带来。实在不行还能用细作,高昌留在大唐的人可不少,光留学生就有几十个,这些人里肯定有人能为家国效力。

  但凡能得到一点种子,没几年就能变成很多。到时候高昌百姓也能和大唐百姓一样吃得饱穿得暖,国力强盛,拳打焉耆,脚踢喀喇汗,岂不美滋滋?

  想得倒是很美,但高昌王最终也没这么做,倒不是还有道德底线,纯粹就是不敢。

  大唐太凶了!当初一言不合就灭了东突厥,若是叫唐皇知道高昌有了高产粮种,认为他心存冒犯,一怒之下也灭了高昌怎么办?

  高昌只是小国,靠着丝绸之路的便利过得还算富足,但要论起打仗,比东突厥差得远了。东突厥面对大唐尚且没有招架之力,何况高昌乎?

  算了算了,还是不要粮种了。

  以上就是高昌王的心理历程。

  说起来,大唐打仗如此凶猛,听说是因为一种新武器的缘故。高昌王没有亲眼见过那武器,但是听说过不少传闻,听说那武器使用时如同炸雷,又仿佛天火临世,瞬间就能将土地炸出一个深坑,其上的兵士也随之灰飞烟灭。

  高昌王其实不是很相信,世上哪有这么神奇的武器?也太不科学了(如果他知道科学这个词的话)。但即便没有传说中那般神奇,肯定也非常厉害,至少可以把东突厥按在地上摩擦。

  听说这武器也是大唐太子研制出来的,高昌王看自家太子更不顺眼了。同样都是太子,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高昌太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