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帝王允诺——请求63(1 / 2)

朝堂上的事,还未下朝温知危就已知晓。

他躲在殿后,殿内一片静寂,耳边剩下的不过是赵溪闻一声声证据确凿的说辞。

思虑过后,他不禁叹了口气。

这次,怕是逃不了了,只是可惜在边关的姬襄。不知她知晓这件事后,会怎么想自己的父亲,那个三朝元老的太傅?

年事已高,身居高位,此生足矣让他无忧无虑,为何又要贪图那点给百姓的粮饷?

一时间,温知危竟不知如何开口评判,失笑地摇了摇头离开殿中。

他并未回养心殿,而是带着德清大监去了御书房。

之前他还在好奇过,为何住持朝事的不是德清大监?

德清大监当时不过是笑着回答:“老奴老了,该给年轻一辈让路。”

温知危闻言,并未戳穿他那点小心思,只是笑着晗了颔首。

当他在养心殿斟酌完一杯茶,门口便走进来几人。他的目光落过去,抿唇莞尔一笑,可他并未起身。

今日的萧衍,面色毫无波澜,十分平静。

可温知危心中明了,是暴雨前夕的平静,现在的萧衍不过是在心里暗暗打算着什么。

身后跟进来的几人,见到他丝毫不惊讶,昨夜就知某人留宿宫中,哪能在太尉府?

赵溪闻心里默默地望了望天,儿大不中留啊!

寒冬已深,他们进来时难免会携带风雪,引得温知危一阵哆嗦。

他本就体寒,之前更是因为旧疾落下不少的病根。

“拿好。”

猛地,手中被塞入一个暖呼呼的手动,垂眸一看竟是汤婆子。错愕之际,路过他身侧的人早已坐在主位上,抬眸冷冷地扫视站在他面前的几人。

哒——

指尖轻轻敲打案几的声音在殿内清晰入耳,站在中央的几人一动不动,抿着唇瓣一言不发,似是在脑中打量着眼前的局面。

“江知,你可知,那可是诛九族!”他的声音里面微不可察地有些颤抖,更多的是无奈。

一听这话,赵溪闻低下头,他怎么不知。对得起姬太傅,定然是要对不起淮北城的百姓,若是对得起淮北城的百姓,天下的百姓,那就要对不起姬太傅 ……

一人和一城人,天下人,他愿此生对不起自己的老师,不愿辜负天下人。

君王之道,君子之道,便是他对姬太傅,他的尊师最大的回报吧?

他冷冷嗤笑一声,双眼不自觉地泛红,似是回想过往,声音都变得有些哽咽,“陛下,祈安,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吗?为人臣者,自当是以百姓为重,这趟浑水,我不去谁去?”

祈安?

萧衍为之一怔,他似是没料到赵溪闻会如此叫他,果真是许久未有人如此叫他了,敢这么叫他的也只有温知危一人吧?

回想自登基以来的种种,不禁失笑。

他果真是一个失败的知己。

不,他已经算不上他们的知己、挚友。现在的他同他们五人,是三足鼎立。

良久,他摆了摆手,声音变得有些沙哑,“罢了,既如此便去吧……”

也不知为何,话音落下时却无人应声。垂着头竟不知所措,这话不用问便知,他们几人当中必须有人去抄家。

抄的那个家正是他们曾经的尊师。

“我去吧,正好有些话同老师说。”见他们都不肯开口,倒是温知危淡然地说,眸色都未变。

“……”

话还未说完,温知危起身离开,他没有回头,没有多余的话。

离开的背影映入萧衍的眼帘,他失神片刻,随即失笑。

他还是无法做到,不让温知危的手中沾满鲜血,这辈子是他亏欠他太多了。

他们几人,终归是走到这一步。

皇宫逐渐被淹没在皑皑白雪中,一切思绪都被打乱,变得凌乱不堪。

走出御书房后,温知危披上德清大监递过来的斗篷和汤婆子,目光不自觉地望向远处,许久未不知回神。

“大帅因何而愁,又因何而哀?”

猛地,一道婉转妩媚的声音让他回神,侧过头望去,竟是端着一个妄尘酿走来的云锦。

他朝她点了点头,随即莞尔轻笑,对她手中的酒并未有任何觉得奇怪的地方,“云锦姑姑,这话是何意?”

云锦掩唇轻笑,伸手把手中的白色酒坛递给刚走出来的公公。

“大帅如今身居高位,想要什么不都是信手拈来,如今却在这里感伤,还真让人觉得有些……”

“嗯,有些可笑至极。”

温知危打断她的话,接过她还未说完的话。

云锦似是有些意外,温知危经会如此坦然说出。她轻笑一声,看向远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