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迷影重重——困局56(1 / 2)

几日前。

各朝臣争端不休,争论在文武臣身上显得尤为明显,剑拔弩张的气焰有些收敛不住。龙椅上身着黄色龙袍的人更是觉得有些头疼。

这些都是什么人?

“陛下,臣觉得温大帅自愿去国清寺赎罪一事,今日应提上日程,耽搁下来恐怕会引起不满。”

不满?

龙椅上的萧衍听到这两字,下意识地皱眉。他怎么不觉得会引来不满,只是温知危在朝中还真是个烫手山芋。

不只是因为他的兵权在手,更是继承了萧寂所带给他的权利,难免会让人忌惮。

“朕……”

“陛下,臣觉得梁大人说得对。既是温大帅主动请辞,请陛下恩允!”

见龙椅上的萧衍有些坐不住的模样,宋逾白连忙走出来阻止。他怎么不知萧衍每次遇到关于温知危的事情时就会方寸大乱,只是这次他决不能任由着他。

听到这一番话,萧衍也不好继续争辩下去,联想到温知危曾跟他说的那二字,心口处不由得抽痛一下。

既如此,他便选择放手,下旨让温知危去国清寺。

愣是让他觉得意外,温知危去国清寺,为的就是查清云卿当年遭人陷害的事?

在看到凌霄呈上来的那封书信,上面记录的尽是温知危接手后他指派的任务。

顿时,他心如刀割。反应过来自己曾说过的那些话,明说过不让他的小知了沾血,可后来呢?

他不知让那个人双手沾血,甚至让他背负众多的仇杀。

萧衍心中不禁开始懊悔,当初从先皇手中接下殇士,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他不知道。

云卿一事,的确是他的失误。清河住持竟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逃串这么多年没被发现,真是过错。

坐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萧衍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便让德清去把凌霄叫来。

等见到姗姗来迟的人,他挑了挑眉,只是为何今夜来见他,带着那个狰狞的面具,同之前温知危在玉阳城所戴的一样。

他摆了摆手,示意正准备行礼的凌霄无须多礼。同时遣散了周遭的宫女和太监,御书房内剩下的只有他们两人。

见来人身形高挑,长发玉冠束起,依旧是那一身黑袍,夜行衣特别适合此时外面的夜色。

“陛下是想问主上的事,还是想问上一任主上的事?”凌霄也不着急,倒是试探性地开口,见坐上的人唇角微微一动,“云卿的事情一直都是我替他在查,当年他以为是那位对云卿忌惮,可后来才知道,是有人在耳边煽风点火。”

煽风点火?

萧衍皱了皱眉,抿着唇愈发不悦。

弑君之罪又如何,他不在意。先皇的过错,他又不是不知,伤他挚友,灭他母族,种种过错足矣死无葬身之地。

只不过他是他亲生孩子,不宜动手罢了。

温知危弑君一事,果真是意料之外。

“既然清河已死,云卿他……也,算了。朕不追究你的欺瞒,可朕不希望知了的双手站满鲜血了。”

他再三犹豫,终归还是说出这句话。若是仔细一听,竟有些不易察觉的颤抖。

凌霄闻言,自然是清楚他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今后殇士的行动,怕是不必带上温知危,也无需告诉他。

他想到这,就觉得面前这位帝王是不是过于天真?注定的事情又怎能如此轻易改变,除非一开始就没必要陷入他们这片沼泽当中。

一条船上的蚂蚱,哪能那么容易地逃脱?

“陛下,殇士想要逃离组织,要么死,要么受酷刑这是你当初所说。”

凌霄话音刚落下,就听见“嘭”的一声。他心中明了,自讨苦吃啊!

“那朕现在废除,你觉得如何?”他站起身,冷着眸子盯着站在不远处的人。

“不可。”凌霄一口否决,“陛下,儿女情长跟家国大义比起来,你更适合家国大义,言尽于此,属下告退!”

不等帝王的回答,凌霄转身走出御书房,生怕下一秒就会受到帝王的威胁。

走出殿外,抬头望着朦胧的月色,似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他同温知危坐在屋檐上一同畅饮,又是何时同傅卿云在月色下纠缠?

已是数不清那些岁月,也在逐渐地远去。

行至宫门处,见到那隐匿在角落的马车,面具之下的他扬唇轻笑,立马加快脚步,登上那辆马车。

一进去,隐约间有一缕月色落在那人的身上。见那人靠在马车上,垂眸不知在想些什么。他瞬间摘下面具,凑过去在他的唇上轻咬一口。

坐在那里的人一怔,显然是没料到这人的速度会如此快。

不到片刻,炙热的呼吸交缠,他闭上双眸,能感觉到鼻息间交错不稳的气息,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