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再次离去——边关27(1 / 2)

萧衍一句话,足以让赵溪闻提心吊胆。

很想置身之外的他,根本无路可逃。虽说早年已然脱离赵家的掌控,可如今却又不得不为他们争取一线生机。

毕竟康乐侯府,还有他心心念念之人。

温知危今晚难得没被萧衍所缠着,悠哉地回到偏殿住处。瞧见坐于长廊下的赵溪闻,不由得一愣。

月色映射他的身影,依旧是那袭深紫色的衣裳,隐匿在夜色中,似有些无法分清到底是黑色还是紫色。

如同他此时的心境,晦暗不明。

逐步靠近,那人便已察觉到他的到来,“还不去休息,在这干嘛?”

温知危走过去,坐在他的身侧,不知不觉间,两人早已比肩,不似刚到宫中那会,两人身高相差巨大。

他抿唇一笑,“江知兄在想您的母亲?”

“嗯。”赵溪闻低低应了声,“若殿下派你去,留下那位老嬷嬷便好。”

派你去?

他叹了口气,随口答道:“不是派我,是殇!”

猛然间,他加重语气强调那个“殇”字。他只是温知危而已,从来都不是殇,至于殇,或许早已不存在这个世上。

闻言,赵溪闻抿唇不语。

他何曾不知温知危这话到底是何意,不过是不肯承认罢了。

不肯承认那人的离去。

入夜静寂静,夜色渐浓。早已进入初冬的大衍,刮过的风不竟有些锋利的端倪,掠过他们的脸颊时隐隐作痛,心也被刮得血肉模糊。

翌日。

长安城外擂鼓重击,号角长鸣。

萧衍替宋逾白理了理身上的衣襟,面色沉重,“言川此次前去,定要注意。待长安事务处理好,孤派人前去援助你,莫要怪孤。”

宋逾白点了点头。

他心中皆知,身为太子身边的那个立战功者,常年在外驻守,早已习惯。只不过瞧见赵溪闻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落寞,于心不忍。

本想同赵溪闻说几句,反倒是赵溪闻先开口:“此次前去,定要保全自身,长安有太子和我们,不必担心!”

坦然的一句话,让宋逾白悬着的那颗心彻底放下。

所幸,他的江知一直都懂他。

拓跋濬微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能在大衍过段消停日子,没料到这么快便要回去,定是少不了腥风血雨。

也不知此次回去,有没有归途。

“我说小拓跋,不要如此消极嘛,再怎么也是回家。”洛砚南笑着用折扇拍一下他的肩膀,口中还在继续嘱咐道:“待边境安定,你再回来时,我带你游历江南去。”

拓跋濬双眸顿时一亮,“果真?”

洛砚南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寒暄之下,众人离去。

策马扬鞭疾驰,剩下的也不过是那一骑绝尘。

萧衍眸色暗了几分,唇边露出一抹嘲讽。此次出征本该由萧寂镇守,奈何皇帝病重,都一蹶不振了还听信谗言。

那日萧寂回宫,便被皇帝收回兵权。没有明面上的言语,可他的一言一行早已暴露他内心的那股欲念。

萧寂一直都是无心争夺皇位,与他萧衍关系甚好,不料想屡次遭人忌惮。

回宫途中,温知危一言不发,坐于马上不似平日那般爱开玩笑,同他们一起说笑。面如死灰的模样让赵溪闻颇为嫌弃,踹了他一脚:

“我说,开心点,你师父又不是去死。”

温知危一个踉跄,回过头有些责怪地看着赵溪闻。

自打上次萧衍提过要让宋逾白教温知危的箭术,这两人便每日就在偏殿之院中练箭。磨炼时日不多,可他的箭术突飞猛进,甚至已到出师的地步。

温知危本就不差,差的是那点傲气罢了。

他叹了口气,回头望着城门外,轻声开口:“其实,我也想跟言川兄那般,上阵杀敌。”

“你在说啥?”赵溪闻侧耳过去,似是没听清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没什么!”

说罢,温知危便策马往前跑去。

在他离开之后,并未注意到立在原地的赵溪闻,眼底闪过一丝惊喜。

蓦地,赵溪闻看到身侧马车车窗的帘子被从里面挑开。见到里面的人他丝毫不惊讶,又像是有些得逞的模样。

“殿下,皇宫能困住我们几人,却困不住小知了。”

“孤……知道。”

温知危的梦,一直都是拾旧山河,朝天阙。

大衍江山也不过是百年的基业,却遭到外来敌国多次的打压。跟着□□打天下的麒麟阁十一功臣逐渐没落,重文轻武的朝廷,又有几人真正能抵抗外敌?

大衍的将领人才,在青年才俊中,也不过是出现萧寂和宋逾白两人罢了。

帝王的猜疑,不知害了多少人?

一风破初冬,一夜入寒冬。

寒风呼啸,肆意狂虐。

温知危坐在殿内,不禁裹紧身上的外袍。就算是烧有炭火,还是觉得有几分凉意。

自从陛下病重以来,萧衍每日操劳,毫无休沐可言,就连回东宫的日子都少之又少。

有人断言,皇帝怕是时日无多,定是撑不过今年除夕,现在萧衍的忙碌,也不过是一时的罢了。

一波未平又泛一波。

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