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科幻旅行日志(六)266(1 / 2)

  斯潘塞和福特两人这场交流不知不觉进行了四五个小时,我基本上插不上嘴,不过全程我都在仔细听着。当我听到福特分析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并感叹自己无法借鉴的时候,我终于确认了,福特的确很想让接待员诞生自我意识,成为,真正的智慧生物。

  先前我虽然斩钉截铁的说出这个猜测,但是实际上心中却没有一点把握。

  人的复杂并不是仅仅依靠半天的见面、几个小时的交谈就能彻底猜透的,因为即使你精通行为心理学、微表情解读等等,你对这个人过去的一切了如指掌,但你掌握的永远都是存在于过去的他,未来会如何演变,变数实在太多了,想要推测一个人的行动,太难。

  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猜测出来,其实运气占了一部分原因。

  “那福特先生,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以对待初生意识的态度对待接待员,而是用虚拟记忆的方式去塑造个性呢?”我问。

  “因为单纯的将接待员当成初生懵懂的意识来对待,方式太激烈,只会引起接待员的程序崩溃。实际上,我们最初的时候,也尝试过这种方法,但是都失败了。直到,我们找到了理论基础。”福特说:“听过二分心智么。”

  “二分心智?这是某位心理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我皱着眉头说:“每当遭遇到困境,一个半脑会听见来自另一半脑的指引,这种指引被视为神的声音,也是众多上古神话的来源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日趋复杂,这种二分心智也最终坍塌,人类现代自我意识被唤醒,最终具有了内在叙事的能力,因此现代再无神明之声。而这理论提出者认为,这一切的变化源于语言,语言的被普及导致了二分心智的崩塌和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为了避免露出太多的破绽,我故意模糊了这理论的发明者,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也有这么个人。

  实际上二分心智理论的作者名为朱利安·杰恩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风靡整个美利坚的心理学哲学大师,《二分心智的崩塌:人类意识的起源》这本书尽管探讨的是枯燥的“意识是自我本身,无所不包,但又什么都不是。——它到底是什么?它来自哪里?它的意义何在?”这种哲学问题,但是却意外的好读,受众颇多。

  我这个学心理学的,自然也看过这本书。

  书中,杰恩斯推论,直到公元前2000年人类都没有意识,而是自发地遵从上帝(神明)的声音,并在古代文学、现代行为主义和诸如催眠、着魔、舌语现象、预言、诗歌和精神分裂症等异常的心理现象中找到的确凿证据,让所有读者都不得不接受这一非凡的论题。

  听到福特提到这个,我和斯潘塞都陷入了沉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