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1 / 2)

  ——

  大安宫中,李渊品尝着美人送进嘴里的葡萄,砸吧砸吧滋味,真是不错,酸甜可口。他以前怎么没发现生活那么有意思呢?

  他如今吃喝用度跟皇帝一样,皇帝也孝顺,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先挑,逢年过节领着大大小小的儿子孙子来拜见自己,以前的妃嫔都在大安宫伺候,看着每天累死累活的儿子,李渊竟然有一丝心疼。

  当皇帝真是够累的。要担心臣子居心不良,功高震主;要担心太子等不及了谋反忤逆;要担心达官显贵鱼肉百姓,欺上罔下;要担心异族侵扰。

  真够烦的!

  当太上皇挺好,名义上比皇帝还高一级,不就是权势没了吗,但比起以前又苦又累,担心这担心那,现在享受就好,以前没玩过没吃过的现在都玩了吃了。除了李元吉其他儿孙都平平安安,李渊觉得自己也得保重身体,不能放纵,否则看不到大唐盛世了。

  第22章 第 22 章

  天宝十一载正月初一,一道罪己诏从长安发往大唐各地。

  “动天地者,莫若精诚;致和平者,莫若修政。朕顾惟庸昧,讬於王公之上,於兹三十九年矣……於戏!每思禹汤之罪己,其庶成康之措刑,孰谓德信未孚,教化犹梗。咨尔多士,毗予一人,既引过在躬,亦渐几於理。布告中外,称朕意焉。”

  大明宫墙上的内侍念完诏书,担着箩筐的老者朝身边一个长衫书生模样的人问道:“先生,这是啥意思?俺就见阵仗大,又听不懂。”

  杜甫笑道:“这是陛下发的罪己诏,承认以前做的错事,如今都要一一改正过来。”

  老者直点头道:“改了就好,那陛下还征兵去北边打仗不?”

  郑虔搂着杜甫的肩膀,闻言道:“那肯定不会了,陛下都说了自己以往不惜民力,好大喜功,害得数万将士埋骨沙场。”

  老者眼中渗出泪来,焦黄的脸上又哭又笑,“太好了,俺的小儿子保住一条命啊!就是这个臭小子不懂打仗有多险,整日囔囔要去边疆建功立业,他几个哥哥可都折在安西了!”

  天幕消失后,李隆基当即回长安,亲自写下罪己诏,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年老昏聩,被奸臣蒙蔽,听信了奸臣的话,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又贪图享乐,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知道民间疾苦,百姓被折腾得苦不堪言。现在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决心改正,其中真心,天地可鉴。

  “老杜,我相信你说的了!”郑虔看着张贴出来的罪己诏连连称奇,杜甫回来跟他说什么天幕,天音,还听到自己被叛军俘虏,最后太子克复长安自己都七十多了被贬,就因为没有殉国。郑虔原本以为杜甫喝醉了,没想到一大早就听说皇帝下罪己诏。

  杜甫道:“我本来就没说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