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忙碌的日子6(1 / 2)

日子仿佛变的充满色彩,每一天都染上了新的光泽与生气。

这段时间的频繁接触,女孩知道了男孩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也知道了他对自己未来的一些规划,说实话,有些让人失望,因为张石对自己的规划是拍自己喜欢的片子,专注导演,专注电影,但是也没那么让人失望;张石也知道了女孩的困惑,在荣信达的日子不太好过,一姐是周迅,周一姐走了之后,她本来以为是自己,没想到居然还有太子,而且她感觉荣信达掉队了……

自从被女孩拉去听了段相声之后,张石也慢慢的喜欢听了,从一开始的偶然被拉去小剧场,到后来主动前往,没事的时候就去小剧场坐坐。

每当傍晚的太阳缓缓下沉,张石便会如同骑士准备启程一般,背着一壶水,骑上他的那辆几乎快成古董的摩托车,奔向小剧场。

他喜欢郭班主的于老师的相声、喜欢张文顺和郭班主的相声,喜欢大眼睛李菁的相声,也喜欢徐德亮的相声。

他开始坐在观众席的某个角落,戴着帽子,低调地享受那段段笑料。他也学会了品评,觉得大眼睛李菁的相声眼神里都透着喜感,徐德亮的表演更是幽默里带着点书生气,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次,他目睹了一个大饼脸的胖演员因为不合观众胃口,被当场轰下台。

这对观众来说只是一个插曲,可对张石来说,这可是“活教材”。当然,他并没有错过起哄的乐趣。

他也看到了这个大饼脸演员后来又回到台上时是怎样的紧张与忐忑。这些都是小剧场的一部分,不是吗?

他还看到了一个挺有喜感的郭小胖子的快板,嘴里啪啦啪啦地说着,却因为身形的对比显得格外滑稽。但就是这个滑稽,反而让人觉得十分可爱和真实。

于老师带着他和女孩去后台见过这些演员,听到于老师说眼前的男女是导演和演员之后,张石能看到整个演员眼睛都更亮了几分,更热情了几分。

在这些充满梦想的眼睛中,张石看到了他自己不曾期盼的东西——对娱乐圈的无尽向往。

这里的人们,就像是一群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边攀附在灯光的柱子上,一边兴奋地谈论着未来的梦想。他们谈论着拍电影、拍电视剧,谈论着挣大钱、发大财,好像把每一个话题都当作了自己的未来。

所有人都向往娱乐圈,都想拍电影、拍电视剧,挣大钱,发大财。

不过,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眼前的这些人或许可以拍一些片子,不过他不认为他有足够时间磨炼他们的演技,他们可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也不排斥这些人,毕竟,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他同于老师慢慢的熟悉起来,觉得虽然他抽烟喝酒烫头,但是活得通透;他不太喜欢郭班主,他觉得这个人有些让人不太舒服,不是他越来越奢华的排场离草根形象越来越远,也不是他快要溢满出来的膨胀,也不是哪怕平时说话也带的舞台腔,而是他对待徒弟的方式。

郭班主对待自己的徒弟就像是在管理一个项目,专业但冷漠和严厉,让他觉得这些徒弟们就像是一堆没有感情的道具,完全没有活生生的温度。

张石和赵本山老师相处过很长时间,见过赵本山和弟子的相处方式,听说过赵本山和弟子的利益划分,对比起来,他只能说将来总会好的。

在赵本山的“王国”里,所有的弟子们仿佛是一群被温暖阳光照耀的花儿,各自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蜜蜂和花朵,既有亲密的合作,又有难以言喻的默契斗争,不过他们都在一个花园里。

张石也发现赵本山和郭班主都有一颗向往影视圈的心。

张石不鼓励也不拒绝跨行而来的同事,毕竟老百姓喜欢什么应该是老百姓说的话,而不应该是圈子自己说的算。不同行业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不一样的活力和风气,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张石看到赵本山定位的还是农民的故事,而郭班主定位的是搞笑。

没有精神内核,这就很搞笑了。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和于谦熟悉之后,发现了一个意外的乐趣——于谦不仅在台上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台下的生活也同样精彩。

于谦有个动物园也是农场,他经常往农场跑,他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女孩虽然还在北电上课,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剧组度过的,但每次听到张石兴奋地讲述他在动物园的奇妙经历时,她也忍不住笑了。

而张石在于老师的动物园里撒了欢。

女孩见证了张石在老家买了百亩地作为农场,她有些无语问青天。

她知道,他认为自己像是个外星人误入了人间的舞台,总觉得bj的繁华就像是一场不属于他的梦。

他认为自己的根在冀省,他认为自己和bj格格不入,尤其和bj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圈子。他认为自己就像穿着礼服在烧烤。

这片百亩的土地对于张石而言,不仅仅是地上的泥土,更像是他心灵的避风港。 张石在规划农场的时候,就像是个孩子手里拿着画笔,描绘着自己的“小乌托邦”:“这儿种上苹果树,那儿建个小动物园,旁边再开个农家乐,等这地方变成了‘张石的乐园’,我就可以在这里过上我想要的田园生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