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夺妻之战302(2 / 2)

刚好朝中一部分大臣置喙李瑕出身。</p>

他的名字中的“瑕”也暗指出身不好。</p>

认到皇贵妃膝下,玉碟一改,李瑕自此便有了正经世家出身的祖家。</p>

出身卑姓再不敢有人提及了。</p>

回含元殿时,凤药感慨着,“转眼云之小姐与六爷都有两个孩子了,想来六爷早早纳妾,第一子竟是嫡子。倒也是福气。”</p>

“只可惜现在六爷身子不好了,王妃再想为皇室开枝散叶也不能够了呢。”</p>

皇上自己子嗣单薄,很希望儿子们能多生养。</p>

太子倒有几个孩子,却没扶正任何一个妾室,太子妃之位一直空悬。</p>

他心念一转问凤药,“可是太子那边有什么消息。”</p>

“并没有,不过听说太子向常宗道常大人求娶常家小姐为太子妃。”</p>

皇上停下脚步,任命常宗道为五军总督制的政令未下,太子是怎么得知的?</p>

他有些不悦,却也不会再为这种小事烦恼。</p>

“常大人什么意思?”</p>

“依奴婢之见常大人并不喜欢太子爷。”</p>

“哦?那他喜欢哪家公子?”</p>

“常大人在南疆负责军需时,奴婢多次与他打交道,此人十分务实,喜欢认真勤奋的年轻人。”</p>

“奴婢多次听他夸奖九爷。四爷九爷相较,他必定中意九爷。”</p>

…………</p>

太子向皇后请安时,提起册立太子妃一事。</p>

皇后已经催促多次,他纳的妾室众多,也诞下孩子,太子妃多年空悬,是而没有嫡子。</p>

常家鼎盛时期,他有意迎娶常云之,云之却心仪李琮。</p>

之后,他便没再中意任何姑娘。</p>

眼见常太卿即将成为皇城最大新贵,手握重权,在朝中赞誉颇高,假以时日,必定能成朝廷可依靠的要员。</p>

他自己还有点私心,不想像父皇那样,受制于外祖父。</p>

身为皇帝,自当乾纲独断,这一点他和老皇帝的的意愿是一样的。</p>

娶了常宗道之女,扶持老丈人,与自己外祖抗衡。</p>

太子请官媒到常家“纳采”并未告知皇后。</p>

听说儿子想娶常宗道的女儿,她略有些吃惊。</p>

她已看中王家姑娘,自己一个远房侄女。</p>

女孩儿年十六,相貌才情都很好,嫡出女子,大家闺秀,很配得上儿子。</p>

沉吟一番,她问太子,“你许她什么位份啊。”</p>

太子悻悻而言,“太子妃也没能让常大人当场就同意,更不用说侧妃了。”</p>

“他当时就拒绝了吗?”</p>

太子摇头,“九弟那日也去纳采,常大人说七日后给我回信儿。”</p>

皇后又问,“他对你九弟的媒人怎么回话的?”</p>

太子有些不耐烦,“纳采我没去,只请媒人去了,听说九弟带媒人亲自上门的。常大人自然先回复我这边,我的媒人走后,他对九弟说什么我怎么知道。”</p>

皇后起身在修思殿中踱步思考,愠怒地不时看太子一眼。</p>

这个儿子,直心直肠,做事冲动莽撞,总是不动脑子。</p>

“儿子,你别把太子妃位给常家姑娘,给她个侧妃足矣。我们不要等七日,我们直接跳过问名,纳吉后到常家纳征。”</p>

按婚礼六仪,“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家说明通婚意愿。征求女方同意。</p>

然后“问名”,问女子姓氏,用以占卜吉凶。</p>

“纳吉”,在家庙卜得吉凶,派人通知女家。</p>

“纳征”,向女家赠送玄纁、束帛、俪皮定婚。</p>

“请期”,男家择定完婚吉日,征求女家意见。</p>

“亲迎”,于黄昏时,到女家迎娶新娘。</p>

这六礼分为三个阶段,议婚、定婚、成婚。</p>

光是议婚就要交换草帖、定帖、细帖、庚帖,全部搞完,还要押样——交换花簪与鞋样。</p>

因鞋与谐同音,取和谐永好之意。</p>

此时方为议婚结束。</p>

接下来要订婚,更为繁琐。</p>

光看礼仪就知道男子娶一房正妻是多么隆重之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