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太子主政~265(1 / 2)

大汉王朝,文帝刘恒病重,这消息如阴霾般笼罩着整个朝堂,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不安与忧虑。

皇宫内,风声似乎都带着压抑的低吟,每一片云都承载着沉重的心事。

太子刘启临危受命,肩负起主政的重任。

刘启深知责任重大,每日天还未亮,星辰尚在天边闪烁,他便已匆匆洗漱完毕,身着庄重的朝服早早来到朝堂之上。

他的脚步匆匆,带起的衣角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发出轻微的簌簌声。

与大臣们商议国事时,他目光专注而坚定,犹如黑夜中的明灯!

然而,初掌大权的他,立刻面临着诸多艰巨的挑战。

由于匈奴人犯境,边疆的年年征战,再加今年的天灾,百姓已困苦不堪。

广袤的田地荒芜,曾经肥沃的土壤干裂得如同老人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深深浅浅,不见一丝生机,颗粒无收。

饥荒如恶魔般四处蔓延,村庄里,饥饿的孩童啼哭着,那声音尖锐而凄惨,犹如杜鹃啼血,让人揪心。

瘦骨嶙峋的老人眼中满是绝望,呆滞地望着空荡荡的田野,像生命的希望已经被彻底抽干,只剩下一具具行尸走肉般的躯壳。

刘启虽一心想要推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但国库空虚得如同被狂风卷走了最后一粒粮食的粮仓,每一项旨在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都因缺乏资金而举步维艰!

他望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上面密密麻麻写满的都是民生疾苦的奏报,那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仿佛化作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焦急万分!

奏折上的文字如在哭诉,字字句句都刺痛着他的心,那墨渍似乎都浸满了百姓的血泪。

而朝堂之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一些老臣倚老卖老,对刘启的决策诸多挑剔!

他们表面上恭敬有加,弯腰行礼时看似谦卑无比,实则阳奉阴违。

在朝堂辩论时,他们总是摇头晃脑地引经据典,以旧制为由,对新的改革举措百般阻拦。

这些老臣中的一位,每次开口都捋着花白的胡须,声音颤抖却固执,坚决反对刘启的新策。

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目光中透着对新主的质疑和不满,那眼神像能射出利箭,要将刘启的决心刺穿。

而一些新贵则急于攀附,谄媚献计,那一张张阿谀奉承的面孔背后,却多是为了谋取个人的荣华富贵和家族的权势扩张。

有个新贵每次献计时都满脸堆笑,眼神中却透着精明与算计,言辞华丽却空洞无物,如同那绚烂却无果的烟花。

刘启试图平衡各方利益,却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

比如在税收改革上,他想减轻农民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然而,掌管财政的大臣却跳出来强烈反对,这位大臣瞪大了眼睛,额头上青筋暴起,犹如蜿蜒的蚯蚓,声嘶力竭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他挥舞着手臂,声音尖锐刺耳,好似要将房顶冲破,认为一旦减轻赋税,将会导致国库亏空,无法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影响军队的粮饷和装备供应。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朝堂上来回踱步,激动得唾沫横飞,那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闪烁,如同一颗颗愤怒的珍珠。

而在官员选拔上,他想启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新人,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

但世家大族暗中阻挠,他们担心新人上位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损害自己家族在朝堂的根基和影响力。

这些世家大族私下聚会,在密室中密谋如何阻止刘启的改革!

密室里烛光昏暗,那微弱的烛光在墙上投下他们诡谲的身影,摇曳不定。

他们的表情阴沉而诡谲,犹如黑暗中的鬼魅。

与此同时,外部势力也虎视眈眈。

周边的诸侯国见文帝病重,开始蠢蠢欲动。 而大汉内部,则更是有动荡之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