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收复台湾(3)94(1 / 2)

康熙二十二年,双方在澎湖湾决战!

清朝这边的主将是施琅,他本来就是郑成功的部将,而对面的主将叫刘国轩,也是一个非常擅长打海战的将领。

古代打海战,基本都是双方装备不错,兵员素质也高,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清军和台湾那边,双方都非常重视制造大型军舰,这些军舰不但坚固,上面还会配备大量的火炮和火枪,甲板上还会有全副武装的士兵。

正式开打的时候,舰队会首先全力抢占一个上风位置,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机动性的优势,相当于现在的制空权一样。

接着就是远距离使用火炮和火枪进行远距离攻击,这个过程中就是要尽量打死敌人和打沉敌人的军舰,最好还是打死打伤敌人,毕竟这些军舰再厉害也是人在上面指挥的,只要人没了,装备再厉害也是白给。

几百年之后的清军就是在兵员上面输给了日本,才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悲剧。

如果双方的船队靠近到了一个很近的距离之内,也就是几十米距离的时候,虽然也会用火枪和弓箭之类的武器来进行射击,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火攻,也就是用火油之类的容易燃烧的东西来烧敌人军舰的甲板,同时还要发射火箭点燃对方船帆,自已这边军舰上的士兵则随时待命,一旦两艘军舰靠拢,他们就会跳上敌人的甲板,武力夺取这艘军舰。

这是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是这么打的,如果说你是大船,对面是小船的话,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了,根本就用不着去打,直接撞就行了。

所以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所搭乘的宝船,绝对是海上的霸主,比现在美帝的航空母舰厉害多了。

澎湖湾海战中,施琅动用了差不多200多艘军舰,而台湾那边的刘国轩虽然能力上不见得输给施琅,但是他的军舰只有五十多艘,并且其中还有征用的商船,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实力悬殊这一点,刘国轩自然也清楚。

双方还没有开打前,刘国轩就提前在澎湖修了很多炮台,即便清军很强,自已船上不占据什么优势,可是自已能够在岸上直接开炮,也算是支援了海上作战。

而刘国轩又将大本营特意布置在了妈祖宫附近,并在妈祖宫的周边修了很多炮城,只要沿海凡是船可以登岸的地方,刘国轩又全部让人筑造了短墙,并在墙上装了很多东西,绵延可达20余里,可以说是绝对防御。

事实证明,刘国轩确实不白给!

双方在最开始打的时候,清军人多船多炮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打了很久之后,竟然陷入了胶着状态。

因为清军虽然陆地上比较猛,但是上了海就显得后劲不足了,这种情况之下,台湾海军竟然慢慢的占据了上风。

这种情况下,施琅出场了!

返回